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显示了对当代美国黑人身份属性的担忧,从而展示了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中所经历的困境。本文努力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同的黑人对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使读者们能够重新认识黑人文化的前景。本文观点认为:黑人成员只有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传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抵制在当今社会使其文化沦落的"边缘文化"地位,才能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摆脱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13.
刘旭彩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在康拉德《黑暗的心》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霸权和对黑人形象的扭曲也恰恰迎合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作为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玛丽亚·铁木志科在翻译领域将文化层面的宏观研究与语言学层面的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创造性地运用Roman Jakobson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划分,重新界定翻译的过程和性质,同时融入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的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维.苏.奈保尔成功的一生和主要作品的解读,揭示其尴尬的生存处境所形成的独特批判锋芒和对后殖民地人民深厚的关怀,以及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王雁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72-76
电影《最好的时光》通过三段式结构呈现了淡化、面对、忘却三种不同的对待殖民历史和后殖民现状的态度。这部电影的导演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拍摄的电影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7.
福柯的权力话语和赛义德的新东方主义理论揭示了两个真相:知识纯粹中性之虚伪,话语霸权解构之可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从话语权力理论和新东方主义理论中得以重要的启示,以纠正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偏差,以英语讲授的《中国国情与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为例,虽然其教学目的是多层面的,但从本质上讲该课程是话语霸权的一种文化抵抗,提出了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平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尹红茹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1):123-128
口头传统作为非洲文化的特色,受到很多非洲作家的重视。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将口头传统如神话、传奇、歌曲和谚语等融入自己的早期三部曲创作中,既体现了他非洲作家的地域身份,也是其对殖民主义乃至新殖民主义的抵抗策略。恩古吉希望在作品中借对口头传统的回忆和运用,唤起肯尼亚人民共同的族群记忆,建立民族的历史认同感,从而团结一致反抗殖民者的统治,减少肯尼亚独立后依然存在的种族矛盾与纷争。 相似文献
19.
20.
对于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殖民统治造成的创伤始终无法愈合.殖民主义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而消失殆尽,而是悄然渗透于新独立国家的各个方面.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通过主人公阿扎罗的视角从多个侧面揭示殖民主义对尼日利亚人造成的伤害.长期的殖民主义思想以不同形式悄无声息地麻痹着人们的神经,致使古老的尼日利亚人臣服于殖民统治,产生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