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61篇
教育与普及   3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409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金属表面自催化反应的微电极极化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自催化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表面吸氢浓度和金属离子吸附浓度;提出了促进自催化反应进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采用离子束沉积方法(IBAD)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钇稳定氧化锆(YSZ)缓冲层中已发现了YSZ薄膜中生长过程中会出现(001)和(011)取向竞争,该文在IBAD-YSZ薄膜的研究中,选取较弱的辅助离子束流和能量,发现随着束流的变化薄膜从(011)的纤维织构向(001)双轴织构的逐步过渡,这说明辅助束离子在薄膜生长过程中作用非常明显;这一现象除了选择性溅射模型和各向异性破坏模型能解释外,表面自由能和辅助离子束产生的沟道效应相互竞争的作用也可解释取向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73.
74.
7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专为阴极研究设计的与俄歇能谱仪(AES)相连的脉冲激光沉积(PLD)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阴极薄膜的快速制备,测量发射性能和原位分析表面成分。简述了此装置在研究阴极表面发射机制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76.
沉积序列的马尔柯夫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马尔柯夫链随机性教学模型对研究区陆表海盆地沉积序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多步转移概率矩阵和固定向量计算,从定量的角度说明了研究区内部分钻井剖面陆表海沉积在垂向上演化的规律性及反映在横向上的古环境差异性。设想运用固定向量中的极限概率代替以往的岩性比率作岩比图更加合理有意义。在资料充足的条件下,可据此作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介绍NY/T 761-2004分析法对蔬菜、水果等含水分高的样品进行农药多残留量检测的特点,探讨应用该方法的一些技巧,以利于提高回收率和精密度,同时为提高检测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首次进行了系统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他参数,划分出6种具有重要指相意义的地震相.依据沉积体系展布的基本模式以及少量井孔资料,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预测了石树沟群沉积体系的分布,指出三角洲前缘相带是最有利的岩性圈闭发育带.  相似文献   
79.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认识气候与环境变化事实与规律,客观评价现代环境在气候与环境发展历史中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为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预测提供科学的检验工具。介绍了湖泊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定量化的研究,简要回顾利用湖泊沉积物重建高原最近2万年环境变化历史研究成果,阐述高原湖泊沉积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  相似文献   
80.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对勘探程度较低的莘县凹陷进行了油气生成和排出的定量模拟研究.讨论了模拟所需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地质解释.着重分析了主力生油层系的埋藏受热史、成熟度史及生、排油量史,初步划分了供油单元.研究指出,本区主力生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三中下段,其次为沙四段.与相邻地区比,它们埋藏较浅,经受的最高地温及目前有机质的成熟度均偏低,总体上尚处于主要生油阶段的早中期.因主要排油期发生较晚,致使油气近距离运移为主,禹城洼陷和梁水镇洼陷两个主要油源区控制着凹陷中最有远景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