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6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99篇
系统科学   186篇
丛书文集   396篇
教育与普及   1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759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该文分析了《初等几何研究》课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施“单元循环教学法”的教改实验过程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比较了不同球形度概念对片状化石燃料的描述效果,研究了片状化石燃料球形度变化对其流态化特征的影响.分析了Krumbein球形度为0.1~0.4的京西无烟煤在一台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如运行床温和炉膛压力大幅度波动、依靠排放冷渣保持稳定运行,揭示了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3.
自1985年以来,已研制了10多台多功能循环水槽。除用于流动显示外,还可满足流体力学的基础实验。实践证明,该设备流速在0.2—0.8m/s时,无级调速、流场均匀、流态稳定、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作长时间运行。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工业系统和热力系统的对比分析,提出运用热力学原理来诠释清洁生产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工业生产的三种模式和清洁生产的评价体系进行热力学解释,并将热力循环运用于清洁生产,试图从热力学原理中找到清洁生产理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5.
循环矩阵求逆的两个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循环矩阵的逆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求解循环矩阵的逆的两个方法,文中所提方法比现有的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66.
介绍一种经济的、可操作性强的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技术——木柴木炭点火的过程和经验。  相似文献   
67.
由取代苯胺和邻氯苯甲酸合成了7个吖啶酮类衍生物,用循环伏安法测出它们各自的电势,发现所合成的吖啶酮类衍生物都比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2-(4-联苯基)-5-(叔丁苯基)-1,3,4-二唑(PBD)容易被还原,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  相似文献   
68.
通过分析群阶和特殊素因子,利用Sylow子群二次极大子群的π-拟正规嵌入性质,得到:设H是有限群G的正规子群使得G/H为p-幂零群, P是H的一个Sylow p-子群, 这里p是|G|的一个素因子.若P的二次极大子群均在G中π-拟正规嵌入且下列条件之一满足,则G是p-幂零:(1) (|G|, p2-1)=1; (2) NG(P)/CG(P)是p-群.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零排放新思路设计,该设计具有高发电效率、温室气体零排放、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以及使用环境友好的可再生循环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等优点.此外,还介绍了电池构件材料以及二氧化碳吸收材料的制备,最后测试了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大体积吸收比可高达993倍,最佳吸收温度为700 ℃,同时可实现在800 ℃以上2 h内将所吸附的二氧化碳完全解析.  相似文献   
70.
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及其循环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磷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特别是植物.本文阐述了磷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分类,重点分析了磷素的植物营养学原理、对植物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磷在全球尺度和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机制;对于磷素的分级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磷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