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01篇
教育与普及   3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448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沥青碎石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碎石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路面。文章从沥青碎石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阐述了实际施工中的工序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测定混合物粘度以确定沥青质沉积起始点的方法,考察了将正庚烷或甲苯加入油样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正庚烷的加入,体系的粘度呈下降趋势,但在某一浓度时出现明显的偏离,该点即被定义为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而用甲苯作溶剂时,体系粘度则始终呈平缓下降趋势,无偏离现象研究还发现,各种原油的沥青质沉积的起始点明显早于其相应的减压渣油,这表明渣油胶体体系比原油的更为稳定,上述结果借助显微照相观察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兰州市某住宅楼采用隔震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介绍隔震支座在工程中应用时的有关构造连接措施,并简介国外对隔震层的防火设计,维护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掌握纤维增强橡胶支座的发展现状,回顾总结了20年来国内外纤维增强橡胶支座的研究进展.根据支座形式,从无黏结、有黏结与其他形式等3个方面,系统概括了纤维增强橡胶支座力学性能的理论推导、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一步综述了目前纤维增强橡胶支座在液体储罐、建筑结构、桥梁结构中的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橡胶支座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较低的水平刚度以及优异的滞回耗能能力,将其应用于工程结构中可取得良好的减隔震效率.最后,根据支座现有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有关纤维增强橡胶支座水平刚度的理论推导、抗老化性能、防火性能以及支座标准化生产与设计方法等需要继续探索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橡胶沥青黏度高和储存稳定性差等缺陷,基于杜仲胶的硫化特性,设定杜仲胶质量为橡胶粉质量的10%时,使用转矩流变仪分别制备出130、150、170℃下混炼2、5、15、30 min的杜仲胶与橡胶粉复合改性剂.通过沥青旋转黏度试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改性剂的最佳混炼时间和温度,验证了杜仲胶对胶粉及橡胶沥青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杜仲胶与橡胶粉相容性良好,其混炼过程以物理反应为主,两者混炼可以提前让橡胶粉脱硫,并使杜仲胶硫化;杜仲胶改变了橡胶粉单独改性基质沥青过度溶胀的现象,明显改善了橡胶沥青的黏性和储存稳定性;170℃下混炼2 min可得到性能最佳的杜仲胶改性橡胶粉.  相似文献   
16.
胡丽云  何娱 《科技信息》2011,(13):719-719,726
文章结合笔者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微胶囊对沥青路面微裂纹的愈合效果,首先利用聚脲甲醛(作为微胶囊壁)和生物油(作为微胶囊心)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和热重分析(TGA)探究微胶囊的外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然后将微胶囊用于制备微胶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Microcapsule/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离析试验探究微胶囊的掺加对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延度愈合率试验验证微胶囊的愈合效果,并结合宏微观试验分析其愈合机理。结果表明:微胶囊呈现类球状,且表面较为粗糙,增大了与沥青的接触面积。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较好,其囊壁可承受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环境。随着微胶囊的添加,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塑性和耐热性均有所改善。此外,复合改性沥青的储能模量和损失模量也有所提升,即微胶囊的添加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这可能是由于添加的微胶囊与SBS和基质沥青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微胶囊均匀分散在沥青内部并嵌入SBS呈现的网状结构中,这也在离析试验和荧光显微试验中得以证实。当微胶囊的掺量为0.4%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愈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丁攀 《甘肃科技》2010,26(21):155-158
通过参与省道S205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JWSG1标段沥青碎石路面施工,阐述了二级公路施工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和对一些技术指标的控制,提出了几点较实用的控制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19.
孙长春 《科技信息》2010,(9):366-366,350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几种较常见的病害类型、病害的成因、预防病害的措施和维修方法做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郭政宏 《科技信息》2010,(28):I0339-I0340
本文分析沥青面层质量通病,重点阐述质量通病存在的各种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提出精心施工是减少病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