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7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系统科学   2094篇
丛书文集   690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4篇
现状及发展   113篇
综合类   1635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774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1116篇
  2008年   1365篇
  2007年   1264篇
  2006年   1080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910篇
  2003年   822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709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381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混沌系统的形式的抽象,提出了一种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来控制一类具有未知非线性函数的混沌系统跟踪一参考轨迹.  相似文献   
72.
用遗传算法解决一类模糊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同时考虑模糊加工时间和模糊交货期的模糊流水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 ,模糊加工时间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 ,模糊交货期用梯形模糊数来表示。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排序 ,在适应度函数处理中引入模糊数处理方法 ,以平均满意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73.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多Agent协调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复杂大系统中 ,相对独立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将组成一个多 Agent系统 .由于各子系统的自主性 ,对于任务及决策将存在不同的支持度 .本研究采用模糊认知图 ,建立了对任务及决策的支持度的协调控制策略 .同时 ,提出了多 Agent系统在协调控制中的稳定性 ,并分析了本文中的协调控制策略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首先给出反例说明Li Xiaozhong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δ规则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基础引理是有缺陷的,然后直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并证明了改进后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用数字例子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5.
Fuzzy网络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6.
对模糊随机向量凸集的定义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模糊随机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随机向量凸集的概念,给出了几个模糊随机凸集的例子.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原有破译仪的基础上,研制了GAL器件的编程系统,扩充了原系统的编程和复制功能,使用户能对任何GAL16V8或GAL20V8编程的GAL芯片进行破译、编程和复制,在用户自己的开发环境中设计所需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78.
本文阐述了 QSTEM 技术中获得的晶面夹角值与晶面指数之间的位相关系,提出了测量值与理论值的隶属度,建立了测量值与晶面指数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 A,通过两个例子,说明了模糊逼近的具体方法以及参数 T、m 和算子 H 等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79.
本文用麦夸算法构造高原鼠兔体重生长的Logistic和Compertz曲线模型,其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比Gompertz曲线更优化,Logistic模型比逻辑斯谛-指要饱和模型的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80.
确证悖论的论争,仅在一阶逻辑框架内是不可真正解决的。对科学理论的确证,除了待证理论与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外,还取决于证据对理论关系的认识论分析,其中主要有证据对理论的正相关及其相关程度,证据与理论间的自然属性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