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410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363篇
教育与普及   1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1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给出了Meyer-Konig-Zeller算子的一个新的逼近阶估计,推广了文〔1〕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间断谱元法对非规则区域良好适应性、数值稳定、局部高阶收敛性等优点,开展了二维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与瞬态导热耦合传热分析。在求解过程中,将空间计算域离散为多个不重合的单元,并在单元内采用高阶谱节点进行离散。对于非均匀介质内离散坐标形式的辐射传递方程,根据离散角度上的辐射能传递方向,确定单元间的上下游关系,并采用迎风格式来实现单元间辐射信息的有效传递;对于瞬态能量守恒方程,采用全隐格式进行瞬态项离散。通过多组非均匀介质内辐射与瞬态导热耦合传热算例,发现了间断谱元法具有随单元数增加的线性收敛特性,以及随单元内节点数增加的指数收敛特性;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发现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验证了间断谱元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随着辐射与导热耦合参数的增加,导热在耦合传热所占比重会加大,非均匀介质带来的温度场非均匀性会减弱,达到稳态的时间变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k阶Stein函数理论,通过减弱m(x)所满足的条件,得到了一个改进的Mihlin -H rmander乘子定理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改进楔形凹模轮廓的原理和方法,即通过改变楔形凹模入口的形状,达到降低板坯正挤挤压力的目的,并通过实例与原楔形凹模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证明了单形上的Orlica空间中的加权K-泛函与光滑模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了双锁模激光器的动力学方程并求得其解析解。讨论了这类激光器的运转特性,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研究单纯形上多元Sikkema算子的逼近,得到逼近正逆定理和渐近估计。  相似文献   
18.
设n是偶数,Pn-1是Legendre多项式,Rn(f,x)是以(1-x^2)Pn’-‘1(x)的零点为基点的所谓(0,2)型插值多项式,本文构造了两个函数类Hω2,Hω1,研究了Rn(f,x)逼近Hω2,Hω1中函数f(x)的阶。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洞湖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播种量(X1),2.1叶期喷施效唑(X4)移栽叶龄(X2),分蘖期施纯氮(X5)等,建立了五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应洞庭湖区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五套优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了二因互对产量影响显著的效互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力学计算中如何很好地模拟岩体结构面破裂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对结构面特性的分析,利用边界元法给出了结构面模拟的两种模型.模型将结构面分别假想为刚性连接和弹性连接,在结构面达到强度极限之前,结构面处于平衡状态,当其达到强度极限时,连接断裂,这样就避免了寻找结构面合理参数的工作,为更好地模拟结构面岩体的破坏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