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混凝土在两压一拉加载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三轴试验装置,对国内外较少进行的混凝土在两压一拉状态下的变形 和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在各种应力组合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极 限强度。在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议了一个用八面体应力表述的适于混凝土在压 拉状态的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92.
本文将奇异函数与拉普拉斯变换方法相结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阶梯梁的弯曲变形,可以方便地求得梁的挠曲线方程。对于静定和静不定的阶梯梁,本文方法均能适用,并可简化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93.
应用担普拉斯数值反演方法分析了群桩垂向粘弹性动力反应。利用弹性和粘弹性间比拟关系及Novak平面应变假设,在拉普拉斯空间获得了单桩和两桩体系垂向粘弹性振动的正确解。根据两桩间两两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群桩垂向粘弹性动力分析的方法。最后应用拉普斯数值反演技术就可获得时间域的解。本文的计算结果对群桩分析中所作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对弹性解和粘弹性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
本文提出了分析角铺设层板的有限层法。应用Jones模型和有限层法研究了双模数复合材料角铺设层板在柱形弯曲中的振动,着重分析了拉弯耦合影响。  相似文献   
95.
利用光弹实验分析单齿压入作用下岩石内部产上的应力场,根据断裂力学的理论分析了裂纹扩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得出裂纹沿压应力迹线的方向扩展的结论.整体裂纹的分布规律与齿形及应力场分布有关,提高压头的载荷可使裂纹系统发育更加完善,但不会改变裂纹扩展和分布规律,通过受压岩样切片观测.验证了上述结论.实验研究了四种齿形.以弧陵齿破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
在纺丝、纺纱及卷绕机械中广泛应用摩擦传动的卷绕机构,将成丝或成纱绕成一定要求的卷装。本文应用具有变质量构件的“硬化”系统的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式,建立了这种机构在等升角卷绕时的变质量运动微分方程式,应用非线性力学中的多尺度法求得其一次近似解,并据此讨论了该卷绕机构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本文考虑在劈状区域内拟线性对称双曲型方程组的边值问题,在对边界条件的一定限制下,给出了通常Sobolev模的能量估计并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并用同样方法讨论了小交角区域内对称双曲型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给出变截面杆轴向拉压应力的精确解答,并与材料力学的近似解答相比较,进行了误差分析.从而给出材力近似解在工程中的适用范围,为工程计算提供可靠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
预应力技术是现代桥梁建设中确保预应力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大跨度混凝土梁桥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关键。总结了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钢绞线长束张拉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探讨了提高张拉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0.
蔡天新 《科学》2006,58(2):41-45
自从16世纪以来,剑桥大学一直是英国的最高学府,在她拥有的种种优良学术传统中,有两点至关重要,那便是精英意识和团队精神。前者的典范是卢卡斯数学教授和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教授职位的设立和聘请,后者则表现为这所大学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的英才敞开。1912年,23岁的奥地利工科大学生维特根斯坦应邀来到了剑桥,与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大师罗素和摩尔密切共事。两年以后,来自印度南方马德拉斯港务局的小职员拉马努金也被请到了剑桥.与两位正处于事业颠峰的数学巨匠哈代和李特尔伍德开始了天作之合。不到四年。拉马努金也和他的两位同事一样,名字后面有了一个记号F.R.S.,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那年他刚满3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