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0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532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612篇
教育与普及   12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0篇
现状及发展   82篇
综合类   1252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682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909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盐粒沉降对Zn大气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并结合红外透射光谱(IRTS)研究了海洋大气环境和工业大气环境对金属Zn在薄液膜下大气腐蚀的影响.QCM试验表明:研究的几种电解质中,NaCl对Zn的腐蚀最严重,其次是(NH4)2SO4,NaNO3较弱,Na2CO3最轻微.结合红外光谱对腐蚀产物的分析,阐述了各种不同电解质条件下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982.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T(UGU)和5'trnL(UAA)外显子之间的a~b间隔区DNA片段和光合系统Ⅱ D1蛋白基因(psbA)片段,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ORF25片段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的对称体细胞杂种具有与中华猕猴桃相同的a~b间隔区DNA片段,叶绿体DNA遗传为非随机分离.还讨论了cpDNA遗传与猕猴桃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83.
采用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改性研究,考虑到注入离子对表面溅射的强弱与离子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选用质量大小不等的3种离子Cu,Si和C为注入离子,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注入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表面粗糙度与注入离子质量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注入前聚酯薄膜表面粗糙,表面突起密集地分布在表面,其高度可达20~25 nm,C和Si注入后表面突起高度下降到5 nm,随注入离子质量的增加,在注入层粗糙度增加,Cu注入后在表面形成了弥散分布Cu原子的析出纳米颗粒.Cu颗粒起伏高度可达到50 nm.这些变化对聚酯薄膜表面物理化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高等植物基因的内含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谢先芝  吴乃虎 《科学通报》2002,47(10):731-737
针对高等植物基因的内含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内含子是真核基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或华),高等植物基因内含子的结构特征既有保守性,又有差异,它的剪辑过程涉及诸多频式元件和反式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5′剪辑位点、3′剪辑位点以及各种蛋白质因子,高等植物基因内含子的剪辑过程是真核生物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内含子的可为剪能够调节基因的时空表达。另外,高等植物基因内含子序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增强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启动基因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985.
利用修饰的T7 RNA聚合酶基因建立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基因修饰,在T7RNA聚合酶基因的5′端添加了SV40大T抗原的核定位信号编码序列,利用CaMV35S启动子和修饰的T7RNA聚合酶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BT7。同时,利用T7启动子和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A)构建了另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T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上述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共转化烟草,共转化植株表现出较强的β-葡糖醛酸酶基因(β-glucuronidase,GUS)活性,上述结果表明T7RNA聚合酶-T7启动子耦联表达系统在植物中是有效的,说明已成功构建了一种植物耦联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86.
磁性多层膜中SiO2/Ta界面反应及其对缓冲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性多层膜常以金属Ta作为缓冲层,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表面有300nm厚SiO2氧化膜的单晶硅(100)基片上沉积了Ta/NiFe/Ta薄膜,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该薄膜进行了深度剖析,并且对获得的Ta4f和Si2p的高分辨XPS谱进行计算机谱图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SiO2/Ta界面处发生了化学反应;15SiO2 37Ta=6Ta2O5 5Ta5Si3,该反应使得界面有“互混层”存在,从而导致诱发NiFe膜(111)织构所需的Ta缓冲层实际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87.
纳米Fe-In2O3颗粒膜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  刘宜华  黄宝歆 《科学通报》2002,47(19):1465-1468
采用射频溅射法制备了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In2O3颗粒膜,研究了Fex(In2O3)1-x颗粒膜样品的磁性和巨磁电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Fe体积百分比为35%时,颗粒膜样品的室温磁电阻变化率△ρ/ρ0数值达到4.5%,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随温度(T=1.5-300K)的变化关系表达;当温度低于10K时,△ρ/ρ0数值随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增大,在温度T=2K时△ρ/ρ0达到85%,通过研究颗粒膜低场磁化率X(T)温度关系和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证实当温度降低到临界温度Tp=10K时,颗粒膜中结构变化导致磁化状态发生“铁磁态-类自旋玻璃态”转变,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的磁电阻变化率△ρ/ρ0在温度低于10K时的迅速增大,可能是由于纳米“铁磁金属-半导体基体”Fe0.35(In2O3)0.65颗粒膜样品处于“类自旋玻璃态”时存在特殊的导电机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88.
钙调素对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  刘宏涛  穆睿聆  孙大业  周人纲 《科学通报》2002,47(20):1578-1581
热刺激能诱导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SF)与热激元件(HSAE)在体外结合。在玉米幼苗全细胞提取液中加入钙调素(CaM)抗血清,抑制热诱导的HSF的DNA结合活性,而向此提取液中回加CaM则可恢复HSF的DNA结合能力。另外,在非热激条件下,直接加入CaM也可诱导HSF与HSE在体外结合,而BSA无此作用,以小麦和番茄为材料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该实验提供了CaM调节HSF活性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89.
芜湖发电厂灰渣自然定居的植物共30种,隶属于14科29属.主要包括菊科、禾木科等,多为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风播是其繁殖体的主要来源.灰渣场不良的物理性质、极端贫瘠和重金属浓度过高是限制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0.
采用浸渍还原法 ,用H2 [PtCl6]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级碳载铂 (Pt/C)电催化剂 .探讨了搅拌方式、H2 [PtCl6]浓度、反应温度、碳的热处理等因素对电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较适宜的制备工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