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71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62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了它们的区系特点,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类型及其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福建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湖南五加科植物共有14属,44种(含变种)。分别占全国总属、种数的60.9%和20.8%。其中较原始的多蕊木族Pler an dreae中的属种数目占优势,同时又有较强烈的分化和一定的特有现象,说明湖南既保存有五加科的始生环境又是一个新的分化地区。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属的成份是以含种数不多的热带——亚热带成份为主;种的成份可分为东亚型,华夏型等8个类型。是以含种数较多的亚热带——温带成份为主。这种属、种地理成不尽一致的特点。说明了湖南五加科植物区系是自南岭山地和云贵高原隆起之后,由亚热带——亚热带区系迅速演化成现已属泛北极植物区性质的亚热带——温带山地植物区系。这说明湖南五加科植物区系与西南及邻近其他省区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其中与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联系最为密切,可能由其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93.
报道了苔草属Carex L.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新纪录12种植物。它们是Carexaugustinowiczii Meinsh.短鳞苔草、C.moorcroftii Falc.青藏苔草、C.pumila Thunb.栓皮苔草、C.maculata Boott斑点苔草、C.eleusinoides Turcz.蟋蟀苔草、C.songoricaKar.et Kir. 准格尔苔草、C.pseudo-cyperus L.假莎草苔草、C.platysperma Y.L.Chang et.Y.L. Yang双辽苔草、C.dichroa Freyn二色苔草、C.heterostachya Bunge.异穗苔草、C.siderosticata Hance宽叶苔草、C.loliacea L.间穗苔草。  相似文献   
94.
浅析台湾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海峡原为大陆的一部分,中新世未,由于断裂而形成海峡,台湾植物区系丰富,与大陆相同的科、属、种类多;共有成分中的古老成分多;台湾与大陆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台湾植物区系中特有种突出,它是大陆岛屿山地植物区系,台湾与菲律宾植物区系关系较少;与日本植物区系有一定联系,而后者属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95.
浙江龙王山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是天目山区植物区系和植被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地处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北纬30°23',东径119°23',主峰海拔1587.4米,面积约为12km~2.龙王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整,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49科,560属,1179种.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特有属,形态上孤立的单型属和少型属,及为数众多的古老孑遗和珍稀、濒危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具显著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双重特征.龙王山植物区系成分以华东植物区系为主,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华南、华北及东北植物区系成分的侵入和影响显著.龙王山与邻近的黄山、庐山和西天目山的植物区系基本一致,它们是一完整植物区系,北与大别山天堂寨,南与浙南的九龙山和闽北的武夷山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96.
华夏植物区系系列文章的发表和相应的报告、讲授。曾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及一些师生的议论。但从未见有关文章正面的讨论。本文再次提出讨论有关华夏古陆和华夏植物区系相应问题。同时初步提出《种子植物系统分类提纲》的一些看法和问题。  相似文献   
97.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报道了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现知该区域有种子植物137科、62l属、l558种(含种下分类群)。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表明:(1)种子植物种类丰富,有裸子植物7科、14属、26种;被子植物130科、607属、l532种。(2)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地理分布有15个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占64.74%,热带分布占31.02%,温带分布占一定优势。(3)原始、残遗植物成分较多,表现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98.
海坛岛灌丛群落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海坛岛南部,中部和东北部选取的6个地区24处样地,384m^2灌丛群落的调查,以地区间灌木种多频度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得出海坛岛东北部和西部南两个地区组合,它们依海拔和降水量作略有规律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
()欧阳舒  ()朱怀诚  ()王蕙 《科学通报》1998,43(11):1202-1206
龙首山二叠纪孢粉植物群 ,在早二叠世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是以欧美 华夏共有成分为主 ,以蕨类 种子蕨孢子占优势为特征 .但在下石盒子组裸子植物得到较大发展 ,至晚二叠世早期 (红泉组或上石盒子组 )可能已占主导地位 ,到晚二叠世晚期 (大泉组或石千峰组 )仍颇丰富 ,显示出浓厚的亚安加拉区色彩 .研究表明 ,此区二叠纪经历了华夏植物群由盛到衰、安加拉特别是亚安加拉植物由少到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0.
报道了河北省禾本科分布新记录1种3变种,即假鼠妇草Giycerialep-tolepisOhwi,无芝野稗Echinochloacrusgalivar.submutica(Mey.)Kitag,虎氏荩草Arthraxonhispidusvar.hokeri(Hack.)Honda和瘦脊伪针茅Pseudo-raphisspinescensvar.depauperata(Nees)B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