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9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水培常绿杨(Populus deltoides60/160×P.nigra'chile')枝条得到的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常绿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 BA0.3 mg/L NAA0.1 mg/L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最高,为82.5%;不定芽在MS BA0.2 mg/L NAA0.05 mg/L培养基上的继代增殖系数为7.2;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4 mg/L GA3时,对不定芽的增殖和伸长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MS NAA0.05 mg/L上,生根率达到96.5%.  相似文献   
62.
以黑松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浓度以及外植体年龄对丛生芽的诱导有较大影响。单独使用6-BA能诱导产生丛生芽,但数量少,生长慢,NAA与6-BA配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试验的所有组合中,4.0 mg/L 6-BA 0.05 mg/L NAA效果最佳。截取黑松外植体的最佳苗龄为22~28 d。已分化的丛生芽在无6-BA但附加0.1 mg/L NAA的改良GD培养基中伸长较明显,GA3不能促进黑松丛生芽的生长且有毒害作用。将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 mg/L NAA的1/2 WPM培养基上培养14 d再转移至无激素的1/2 WPM中,1个月后,生根率达23.3%。  相似文献   
63.
西洋杜鹃花蕾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洋杜鹃带梗小花蕾为外植体,研究了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与工厂化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ER ZT6mg·L-1 IAA1mg·L-1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诱导率高达94%;增殖与壮苗用诱导培养基和ER ZT1mg·L-1 IAA1mg·L-1固体培养基交替进行,每1代增殖16倍以上;幼苗采用光、暗交替培养提高生长率120%以上;无根苗移植在泥炭土中成活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64.
将克隆的苜蓿花叶病毒中国分离株(AIMV—Ch)RNA23′端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中,用三亲融合法导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采用叶圆片法转化普通烟草,诱导再生小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证明AIMV RNA23′端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65.
果桑为落叶乔木,一般株高1.8—2.2米。树冠倒卵形,树皮灰褐色,有纵裂。根黄色,叶卵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浅裂或深裂。花期在4月上旬,花淡绿色,雌雄异株。聚合果(桑椹)为小浆果,圆筒形,外被肉质的花萼,常由江变为紫黑色。一般年份5月上旬至6月初果熟(豫南地区),采摘期20—30天。三年生以上果桑园。一般亩产量1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66.
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以湿地松实生无菌苗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较大,表现为:单独使用6-BA即可诱导丛生芽分化,但NAA与6BA协同作用效果更佳;外植体在改良GD 5mg/L 6-BA 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将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 3.5mg/L 6-BA 0.05mg/L NAA的培养基上时增殖较快。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05~0.1mg/L生长素(NAA)或0.5g/L活性炭(AC)能明显促进丛生芽伸长;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则不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伸长的丛生芽单个切下置于生根培养基中,4周后生根率达53.3%,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67.
用LBA4404/pCDH,Agl 1/pUNN2和Ag;P(无质粒)3种菌株分别转化小麦品种济南177、99P、核生3号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以及济南177的幼胚.其中以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和PCR-Southem分析证实转化植株中包含了外源基因.通过染色体分析,发现胚性愈伤组织在农杆菌LBA4404侵染后形成的染色体削减比经Agl1侵染和未经感染的对照形成的染色体削减程度更大,甚至发现较多的染色体断片.分析了农杆菌菌株,材料的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培养时间和温度以及筛选的时间和周期对于转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龙牙楤木组织培养与不定芽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牙楤木Aralia elate(Miq.)Seem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在含有0.5mg/LNAA 0.5mg/LBA培养基上分别添加0.5mg/12,4-D、2mg/12,4-D时,茎、叶外植体出愈率最高,愈伤组织转入MA (1-3)mg/LBA (0-0.5)mg/LN从后,形成了密布白色霜块状、绿色瘤状和黄褐色颗粒状三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白色霜状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A无激素培养基。  相似文献   
69.
温度对喷射成形7075+TiC铝合金触变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原位反应喷射成形7075 TiC铝合金进行半固态压缩变形,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变形后纵横截面的组织,用Imagetool软件及平均截线法统计晶粒尺寸.研究表明,晶粒尺寸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应580~620℃的变形温度,晶粒尺寸分布范围为10~21 μm;当变形温度为610℃,变形速率为1 s-1时,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70.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及植株再生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根据对有关文献的分析,讨论了原生质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植物原生质体的游离、培养和融合技术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原生质体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点放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改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个体并通过无性途径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