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建始漆蜡的品质分析及棕榈酸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始漆进行了分析评价,对用皂化法从漆蜡中分离提纯棕榈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皂化反应最佳碱过量值为55%(物质的量%),皂化率达80%,产品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62.
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选择合适的配方、温度、时间、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制备高稳定性的抗坏血酸6 - 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63.
2013年蟒蛇狩猎比赛,也就是佛罗里达州为期一个月的蟒蛇猎杀比赛的发起事件是为了食物。穿着白色厨师大褂的Pantone是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林肯烹饪学院的院长,摆出一个0K的标志。他说,“我们有了黑鱼饼。这是一种让人惊叹的、肉质光滑而又洁白的鱼。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棕榈花苞的营养价值,为其生物活性功能成分的提纯和活性探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棕榈花苞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蓓蕾期棕榈花苞为原料,对棕榈花苞的基本营养成分及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同常见的可食用树花(桂花、槐花)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新鲜棕榈花苞中蛋白质含量达0.050 8 g/g,含粗纤维0.011 6 g/g、粗脂肪0.003 7 g/g、维生素C(VC)0.18 mg/g等,同时富含钙、钾等矿物质元素成分及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全部氨基酸的25.82%,增香型氨基酸占38.49%,功能成分中含总酚12.664 mg/g、总黄酮11.032 mg/g、粗多糖4.605 mg/g。【结论】与其他森林蔬菜对比分析显示,棕榈花苞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优点,功效成分含量很高,是一种宝贵的可食用森林资源,符合现代健康食品的要求,可进一步开发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5.
开发了填充床式固定化酶反应器合成高档化妆品原料棕榈酸异辛酯的生产工艺,以棕榈酸,异辛醇为原料,使用实验室自制的固定化假丝酵母脂肪酶99-125为催化剂。并对反应器的固定化酶用量,底物浓度,循环流速,填充柱径高比等操作参数以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反应12h最终的酯化率可达97%,固定化酶使用31批以后,12h酯化率仍然可以达到93%。  相似文献   
66.
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酯:(Ⅲ)蔗糖棕榈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成蔗糖棕榈酸酯中采用相转移催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的不同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蔗糖棕榈酸酯重量产率的影响.得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5~90℃,原料棕榈酸甲酯和蔗糖的摩尔配比为1.0:2.5,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甲酯摩尔数的0.08~0.10时,其蔗糖棕榈酸酯产率是88.30%.产物经纯化后测定,所含蔗糖棕榈酸单酯与棕榈酸甲酯分子比为0.7740:1.0000。  相似文献   
67.
回心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云南省大理州产的大叶藓属植物回心草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三十三碳烷、棕榈酸、木栓酮、表木栓醇、菜子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68.
青葙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青葙种子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其脂肪的含量为12.36%,油脂中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占37.48%,亚油酸次之一,占34.03%,再次为棕榈酸,占23.30%,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4.63%,饱和脂肪酸占25.37%,SFA:MUFA:PUFA为1:1.49:1.45,该研究为其药用功能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为菁葙种子的进一步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蔬菜棕榈蓟马种群动态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榈蓟马在十字花科蔬菜甘蓝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中旬至7月下旬棕榈蓟马发生危害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中旬、7月上旬及7月下旬,其中7月上旬为全年最高峰;选用9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1天,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25 g/L菜喜悬浮剂及0.3%爱禾乳油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防效分别为94.3%,93.1%,81.2%,76.7%和76.7%;药后第3~5 d,所有供试药剂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防效,并以25 g/L菜喜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是10%除尽悬浮剂、1.8%爱福丁乳油、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均在80.6%以上;在供试药剂中,3种生物源农药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0.3%爱禾乳油也有较好的防效,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防治蓟马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0.
多管藻是红藻门(Rhodophyta)松节藻科(Rhodomelaceae)多管藻属(Polysiphonia)的海生藻类[1],国外对其研究的历史已有40多年,其中对PolysiPhoniaurceolata(P.urCeolata)[2,3]、p.lanosa[4]、p.morrowii[5]等同属海藻的研究较多.但对日本多管藻(p.japonica)除了有关微量元素的报道[6]外,其它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P.japonica生长于黄海沿岸,在青岛属于常见海藻.作者在研究其化学成分时,从中提取分离到一单体化合物,经IR、MS和NMR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棕搁酸(Hexade-canoicAcid,C16:6).为P.javonica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