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金属离子Eu3+和AlU+对工人膜DPPC脂双层的络合作用及稳定性的核磁共振谱.实验结果表明,Eu3+和Al们+对DPPC脂双层头部基因的取向产生不同影响,同时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对于DPPC脂双层的稳定性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2.
室温条件棕榈酸合成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抗坏血酸与棕榈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的原理,以及温度、时间、物料比等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贝尼省位于南美玻利维亚东北部,治安状况一直很糟糕,凶案怪案频发。特别是2008年3月发生在洛雷托地区的"金棕榈异案"后,3年来案件悬而未决,让附近居民谈之色变。这个案子到底怪异在哪儿?由玻利维亚教会主办的《现代报》记  相似文献   
44.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氧化镁存在下,用棕榈酰氯与二甘醇胺反应合成了棕榈酸二甘醇酰胺,产率可达95%。产品经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表征,证实为目标产物。棕榈酸二甘醇酰胺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和耐盐性,45℃下临界胶束浓度为1.48×10-5mol/L,γcmc为29.7 mN/m,在水/空气界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4.0×10-10mol/cm2,当浓度为0.5 mmol/L时在质量浓度高达1 800mg/L的Ca+2水溶液中不沉淀。将棕榈酸二甘醇酰胺作为主表面活性剂,通过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45℃下能在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5%~0.5%的范围内将大庆原油/地层水的平衡界面张力降到10-3mN/m数量级,无需添加任何碱、中性电解质或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45.
用仿生保存的办法,在桂林植物园内选择合适的地点营造适生环境引种42种棕榈植物,选择出30种适宜桂林生境条件的耐寒棕榈植物。这30种棕榈植物在桂林植物园内,生长良好,抗寒能力强,过冬不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在冬季低温持续时间长或低温骤然而至时,有些种类会叶片枯黄,但是来年仍能生长良好,正常开花结实,收到有繁殖能力的种子。  相似文献   
46.
《科技潮》2000,(10):118-119
  相似文献   
47.
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表面活性剂——棕榈酸葡甘聚糖酯(PKGM),并选择无毒复合溶剂进行分离、精制.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KGM∶EP质量比为8∶15,碳酸钠质量含量为1.0%,棕榈酸钠为13.5%,甘油为5%,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120~130℃.在此条件下,PKGM的产率为63.9%,取代度0.48.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显示3400、1642、1077 cm-1等处与羟基有关的吸收峰明显减弱,1739cm-1处酯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显著增强,并在719 cm-1处出现长链亚甲基的面内摇摆振动峰,由此证明PKGM的生成.依据对反应物KGM与产物PKGM红外谱图上羟基和羰基峰的吸收强度的测定及理论推导,计算出了产物的取代度,该方法新颖、便捷,且理论上可行.  相似文献   
48.
纳米TiO2的棕榈酸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亲油改性为目的,选用棕榈酸为改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TiO2表面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研究了有机改性的影响因素,并用TEM,IR,Zeta(ξ)电位等多种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确定了最佳改性温度和最佳改性时间;结果表明.当改性温度为100℃.改性时间为1.5h时,纳米TiO2的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以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为催化剂、葡萄糖和棕榈酸乙烯酯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中合成葡萄糖棕榈酸酯.并研究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Bmim][TfO])为介质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0℃、酶浓度为50mg/mL、糖酯摩尔比1∶...  相似文献   
50.
考察超声辐照下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 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 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 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 W,反应6 h,酯化率可达82%。并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非线性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初速率(rmax)为0.522 mmol/(min.g);维生素A醋酸酯的米氏常数为0.404 mmol/L;棕榈酸的米氏常数为0.034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