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0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作者对重庆温光型小麦雄性核不育系“C4 9s”、普通小麦“6 9”及不育系“C4 9s 87”与普通小麦“94 6 4”的杂种F1代雄性器官进行切片观察 ,发现其雄配子发育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间期到二分孢子时期绒毡层差异不大 .在减数分裂前期Ⅱ到中期Ⅱ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部分呈双核、三核增大细胞 ,部分出现核解体 ,而普通小麦“6 9”与“C4 9s 87/94 6 4”的杂种F1代中没有出现该现象 .不育系绒毡层细胞比可育系迟解体 .从单核早期开始 ,不育系小孢子发育不正常 ,表现为小孢子收缩变形 ,无核或有核细胞质稀薄 ,细胞核不能定向移动到萌发孔的对侧 .“C4 9s”败育的原因可能与绒毡层发育及液泡的动态性有关 .败育的高峰为单核期 .  相似文献   
52.
华山新麦草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与小麦属特征一致。花粉发育后期的营养竞争可能是近二核时期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华山新麦草的花粉败育影响其有性生殖,但不能直接阻碍其有性生殖,因此,华山新麦草花粉败育可能不是致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通过试验观测,对甜玉米的花粉直感现象进行了探讨,证明甜玉米和普通玉米杂交或不同基因型甜玉米互相杂交,通过花粉直感的作用,当代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籽粒,F_1果穗上甜质籽粒数和非甜籽粒数的比例和显性及性状分离规律基本吻合。试验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花粉直感的作用,异型杂交甜玉米具有出苗率高、幼苗健壮、青穗产量高、青穗籽粒含糖适宜而食味好的优点,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苜蓿属(Medicago)11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该属花粉的特征,讨论了该属国产11个种间的进化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55.
残遗种裸果木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果木(Gymr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为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旱生灌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的特征植物,是起源于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的第三纪古老残遗成分(傅立国,1989;赵一之,1991),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及新疆;蒙古也有.Rohweder等(1975)曾对裸果木属形态解剖及分类地位等方面进行过研究。但是,尚未见关于其花粉形态的报道。实验结果及讨论用日立S-530型扫描电镜,把两株个体(凭证标本为49号和朱宗元-无号,存放在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室)的干花粉经镀膜后观察、拍照。结果发现裸果木花粉形态为球形,直径约为17.10  相似文献   
5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对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常低温保存的玉米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在相对温度保持在80%,贮藏温度-10℃,花娄水汾保持在6% ̄8%的条件下,经冷冻贮藏150d后仍有5% ̄8 ̄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表达与冷藏的时间,温度,湿度有关。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梨大食心虫对沈阳地区梨果生产危害严重。作者于1987—1989年对此虫进行了防治研究,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采取了抓住关键时期用药,辅助人工防治,基本控制了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8.
试论花粉形态在种内变异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论述了被子植物9科13属27种植物花粉形态在种内的变异.指出花粉形态种内变异在被子植物某些类群内客观存在,尽管变异的程度和方式因种而异,并认为染色体在种内的变异是花粉形态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在同一个植物复合体中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差异都导致其花粉形态不同程度的相应变化.花粉形态的种内变异不仅对认识变异本身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植物分类学和系统进化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9.
我国特有植物—永瓣藤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矛科永瓣藤属(Monimopetlum)特产我国,只有一种,即永瓣藤(M.Chinense Rend.)本文报道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花粉外壁进行系统研究的结果。从花粉形状、萌发孔类型以及外壁超微结构看,永瓣藤花粉应是卫矛科(Celastraceae)中的一个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60.
对湖南几种地方梨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大部分花粉粒为长球形,其大小为:极轴P×赤道轴E=(37.5~50.0)μm×(20.8-25.0)μm(以每种花粉粒极轴和赤道轴的最大值计),极轴值与赤道轴值之比P/E为(1.16~2.25).花粉粒的赤道面观多为椭圆形;萌发孔均为3拟孔沟;花粉粒表面纹饰为条纹状和穿孔状纹饰,不同花粉条纹粗细不同,条纹间距均有差异;穿孔大小、穿孔数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