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6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61.
利用样方调查、遥感影像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等方法,对雷州半岛红树林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群落所遭受的自然与人为干扰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定量刻画了不同干扰因素对玉蕊群落格局和植物株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标准,对干扰影响下的玉蕊群落的潜在生态损失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玉蕊群落主要受到植物入侵、河流改道及病虫害的共同干扰:植物入侵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入侵最严重,其次为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植物入侵在玉蕊群落的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呈现显著的垂直分布差异;河流改道对凹凸两岸的玉蕊进行机械冲刷,导致玉蕊种群密度降低、连通性下降,群落格局趋于破碎;病虫害干扰主要表现为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对玉蕊下层生长的抑制,干扰程度存在垂直空间差别. 3种干扰分别对玉蕊群落的水质净化、固碳、生产氧气、气候调节、污染物降解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产生影响,造成玉蕊的潜在生态损失最大可达24.9万元/a.为有效防治各类干扰对玉蕊群落的破坏,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提出了物理防治、群落改造以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362.
为探究水体和沉积物潜在致病性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为汉江致病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于2014年春、秋两季,在汉江6个监测断面进行样品采集。基于16SrRNA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FAPROTAX软件,对细菌群落进行致病性功能预测,共识别出6类致病菌,隶属6门9纲22目45科105属。研究结果显示,变形菌门是汉江致病菌群落的主要组成物种,占比高达96.56%,Methylopumilus和Roseomonas是属水平的优势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致病菌比水体中更丰富,浮游群落随季节的变化更显著。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指示底栖群落对环境因子变化更敏感。零模型分析结果揭示随机过程主导水体和沉积物致病菌群落的构建。  相似文献   
363.
基于对克莱门茨"机体论"群落演替理论的批判,格里森提出了群落演替"个体论"。在其后的较长时间内,"个体论"并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艾格勒提出"初始植物区系学说"才推动了这一范式理论的复兴。随后,格莱姆提出"适应对策学说"。不过,这一理论受到蒂尔曼的质疑,由此提出了"资源比率假说"。"资源比率假说"存在固有局限,休斯顿和史密斯对其批判,进一步提出"个体-本位模型"。这些演替理论被称为"新个体论"。作为格里森群落演替"个体论"的逻辑延续,"新个体论"更为开放和充实,也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364.
在植物群落和环境特征的野外调查观测基础上,通过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聚类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的方法,研究了巨柏(Cupressus gigantea)分布区植物群落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巨柏分布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可分为3类,包括巨柏群落、巨柏-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群落和高山松(Pinus densata)群落.CCA排序结果显示:第1排序轴与海拔和土壤含水量、密度、质地关系显著,主要反映水热和土壤条件的影响;第2排序轴与纬度、坡向和土壤磷含量、年降雨量、土壤全钾、土壤氮磷比相关,主要反映土壤营养、降水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影响该区域群落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和坡向变化造成的水热差异,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巨柏群落、巨柏-白莲蒿群落、高山松群落分布的主要海拔范围分别为3 000~3 400、>3 400~3 500、>3 500~3 600 m.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巨柏分布区的植物群落环境特征提供了科学参考,有助于更加有效地保护巨柏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65.
366.
367.
本文介绍了轴人,外草坪种植和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冷地型草坪种和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暖地型草坪种,草坪的基本管理方法及目前我国对草坪群落的评价指。  相似文献   
368.
本文通过对九华街附近不同林型土壤动物调查,探明了地理环境的异质性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九华山森林、土壤资源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69.
群落演替的数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对现有的群落演替数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介绍了在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和近年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0.
元江栲群落的净第一性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