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单桩室内模型试验提供宏观依据基础上,通过对颗粒流程序的二次开发,建立单桩的三维颗粒流分析模型,对竖向受荷单桩的承载特性、荷载传递特性、桩周土体位移场、应力及孔隙率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颗粒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单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先于端阻力,加载后期在桩身中下部存在一侧摩阻力弱化区,单桩桩侧摩阻力的分布与桩表面的法向应力一致;单桩桩身接触力上小下大,桩侧接触力方向以斜向下为主,桩端下土体孔隙率的变化趋势与土体应力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完善了对单桩细观工作性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2.
郭剑峰 《科技信息》2010,(21):J0308-J0308
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仍大量使用较为落后的正循环冲击钻进和正循环清孔成孔工艺;本文主要介绍反循环成孔工艺的运用对于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传统单桩基础受荷负担加重,故以单桩基础和安装在桩体外围的桶型基础(摩擦轮)组合而成的复合桩基础被逐渐采用,以保证风机服役期间的安全稳定。为研究复合桩基础承载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复合桩基础水平承载性能的研究,分析其相较于传统单桩基础的承载力优势,并进一步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相同受荷情况下,复合桩基础由于摩擦轮的存在,桩身泥面处位移和桩身弯矩均大幅减小,水平承载能力明显优于单桩基础;复合桩基础中摩擦轮直径和高度对其水平承载能力影响较明显,但其厚度对复合桩基础水平承载能力影响有限。可见复合桩基础承载能力明显优于单桩。  相似文献   
84.
本篇介绍了建筑物的抗浮设计,对抗拔桩的设置依据、水浮力的计算加以说明,并提出了抗拔桩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往复流作用下潮流能水轮机单桩基础局部冲刷演变机制,在水槽中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水流强度对潮流能水轮机单桩基础冲刷过程的影响规律,并与仅单桩工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往复流作用下,潮流能水轮机单桩基础冲刷过程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震荡、逐步提高的特点;叶轮的存在加快了基础冲刷过程,增加了最大冲刷深度;最大冲刷深度...  相似文献   
86.
由于船舶撞击产生的各种桥梁垮塌事件,显示出了桥梁基础水平抗撞击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桥梁船撞评估和设计的意义,文章研究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深水高桩基础水平抗力的评估技术,通过对某大桥工程实例的研究,并在我国的规范设计思想计算方法做出了全面的对比,发现所研究的方法适合在这类桥梁桩基础的防撞设计中使用。  相似文献   
87.
陈芳 《山西科技》2009,(1):111-112
桩基础通常在地下或水下,无法直观其质量,属隐蔽工程,其施工程序繁、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桩基础工程的试验和质量检验尤为重要。文章对桩基测试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对桩基测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泰州长江大桥群桩基础工后沉降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泰州长江大桥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问题.采用黏弹性理论,结合室内流变试验,阐述了理论中两类参数(拉压模量与拉压黏性系数和剪切模量与剪切黏性系数)物理概念的区别及其不同的适用范围.从理论上推导了广义Kelvin模型中两类参数的相互转换关系,并建立了将黏弹性系数转化为Prony级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将室内流变试验数据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泰州大桥,采用ABAQUS软件对其工后沉降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泰州长江大桥的群桩基础沉降历时发展,经30 a收敛完成,其工后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20%.采用上述理论和方法考虑地基流变特性计算泰州长江大桥群桩基础工后沉降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同类型特大桥梁工程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计算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总结了烟台市区桩基持力层的岩土体类型、研究了其工程地质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了桩基持力层选择重点考虑的因素,最后总结出烟台市区桩基持力层选择的6种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90.
桩基础上结构TMD控制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完成了土-桩-结构-TMD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台模型试验,首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对TMD振动控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TMD装置的自振频率和相互作用体系频率一致时,TMD控制效率最佳,但此时其控制效率仍远不及风性基础上,TMD控制效率高,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使TMD装置的减振效率大大降低,在一些情况下TMD装置甚至对结构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