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与研究、总结方法、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2.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桥面铺装动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上下层铺装厚度、层间接触状态、水平力、铺装材料等因素对桥面铺装层受力控制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面层最大拉应力峰值随铺装上层厚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与完全连续的层间接触状态相比,不完全连续状态下的铺装层力学控制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铺装表面拉应力峰值增幅最大;水平力对铺装表面拉应力和表面弯沉影响很小,而铺装层间剪应力随水平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不同的铺装材料对铺装层力学控制指标具有较大的影响,提高铺装材料的强度可有效降低铺装层的力学响应量。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实际运营条件下各因素对装配式混凝土梁桥横向联系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基于线性Miner累积损伤准则提出了该类桥型横隔梁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评估方法和框架.依托工程实例,研究了随机交通的动力冲击效应、运行状态和桥面退化等因素对横向联系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按照95%保证率考虑随机车载冲击效应的影响,依照规范给定的冲击系数考虑冲击效应会明显低估构件的实际疲劳寿命;车辆运行状态对疲劳损伤影响显著,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密集运行状态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值较一般运行状态时小;桥面退化对横隔梁疲劳损伤影响明显,可造成车辆一般和密集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疲劳寿命降低60.01%和34.88%.对新桥横向联系设计,建议考虑规范冲击系数和车辆一般运行状态进行疲劳验算;对既有桥梁疲劳评估,建议按实际交通状况考虑随机车辆冲击效应、车流运行状态和桥面退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为探明栓钉间距对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完成了3个钢-UHPC组合梁试件变幅疲劳试验,主要试验变量为栓钉间距(100 mm、150 mm、300 mm).在疲劳试验中,重点考察了栓钉间距对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关注了栓钉焊趾处钢面板受拉-短栓钉受剪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而在疲劳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中,探明了栓钉间距对疲劳后UHPC裂缝发展规律及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当栓钉间距为300 mm时,单位荷载下的钢-UHPC界面滑移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试件,但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界面滑移增长并不明显;对于U肋受压区底板应变,当栓钉间距为100 mm和150 mm时,整个疲劳试验过程无明显变化,而当栓钉间距为300 mm时,应变呈现微小的增大趋势;为分析试件中栓钉根部的钢面板拉-剪耦合疲劳受力状态,基于《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偏保守的计算结果.此外,疲劳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表明,栓钉间距越小,试件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强,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相应提高.分别按弹塑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了试件的剩余承载力,发现试件虽然经历了疲劳加载,但测承载力仍大于计算承载力,且基于塑性理论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简化计算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探讨钢-STC-SMA结构厚度、环境温度、桥面纵坡等对层间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轻型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估算模型,提出层间最大剪应力、最大法向拉应力简化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 SMA厚度、STC厚度、环境温度、桥面纵坡等对层间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不计桥面纵坡时,层间最大剪应力变化范围为0.38~0.55 MPa(常温)、0.35~0.55 MPa(高温);层间最大法向拉应力变化范围为0.18~0.23 MPa;层间应力随着桥面纵坡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纵坡从0%增加到8%,层间最大剪应力升幅为9.4%(常温)、12.0%(高温),层间最大拉应力升幅为12.0%(常温)、12.5%(高温);通过纵坡坡度修正,建立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通用计算公式,并与实桥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误差在9%以内,说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不同纵坡下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  相似文献   
66.
一、前言随着我国干线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投入运营的干线公路里程不断增长,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很多桥梁在建设后使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出现桥面破损,如松散、破碎等病害,致使桥面板体之间分离,出现了单板承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干线公路高速行驶的舒适和安全。为此本文结合已进行维修的国道311线许昌境内清泥河桥的现场施工情况,分析了桥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桥面损坏的原因分析位于国道311许昌境内的清泥河桥长65米,为3孔20米预应力空心板桥,橡胶板式支座,桥面铺装为8厘米,30#防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67.
沥青路面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是指一些新建的沥青混凝土桥面发生了严重的过早破坏现象,正常缝修大大提前。有的使用不到一年就开始大面积破坏,有的使用两、三年就开始明显破坏。通过对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调查发现,使用一年以上的高速公路其路面大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现象,桥面的破坏情况尤为严重,其早期破坏百分率成倍大于路面破坏的百分率。桥面铺装既是桥面保护层又是桥面结构的共同受力层,所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整体性,并具有足够的抗裂、抗冲击、耐磨性能。但是我们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对桥面铺装层一般不作专门的计算分析,只是简单套用规范。可是现行规范对沥青铺装结构的设计主要从所用材料、做法及厚度等方面作了指导性的说明,关于具体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还是空白,铺装层的设计无章可循,这就造成在实际设计中桥面铺装层只作为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设计者对其花费很少精力,从而为桥面铺装的早期损坏埋下了隐患。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载重车辆比例增加,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致使一些路面使用质量和寿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路面的早期破坏,尤其是桥面的过早破坏,既影响了公路的交通运输,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的早...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