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42篇
教育与普及   3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747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713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王志进 《工程与建设》2023,(3):1023-1025+1059
采用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工程,优质的管材质量是工程施工安全运行的前提保证。文章介绍了新近颁布实施的安徽省工程建设专项标准设计《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图集》的主要内容,重点解读了图集中管材配筋、裂缝荷载、覆土高度等技术要点,为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和合理选用图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2.
何世华 《工程与建设》2023,(6):1789-1791+1794
针对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明挖暗埋隧道前期施工侧墙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组织深入研究探讨,对施工工艺、混凝土配比进行了优化,总结一套符合实践的施工工艺,并采取注浆、封闭胶处治等措施对侧墙裂缝缺陷分类进行合理修复,取得明显效果,可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3.
陈义闯  常卫东 《甘肃科技》2006,22(5):152-152,173
介绍了预应力空心板地面纵向裂缝的成因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4.
在琼东南盆地中深层地层中,圈闭边界形成、储层流体空间分布、岩石强度变化等要素,不仅与沉积单元、岩石组分相关,还与微观构造变形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岩心和镜下观测对琼东南盆地崖城区微观构造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岩石组分与微观构造类型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类型微观构造变形的形成机制,并通过孔隙度、渗透率测试定量评价微观构造的发育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发育微裂缝、碎裂带、微观涂抹带和硅酸盐混合变形带4种微观构造类型;变形带内黏土矿物含量是发育微观变形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小于20%时主要发育碎裂带,黏土矿物体积分数大于50%时主要发育微观涂抹带,黏土矿物体积分数介于20%~50%之间时主要发育硅酸盐混合变形带;微观构造的发育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微裂缝的发育能够有效提高原岩孔隙度和渗透率,而微观变形带的发育对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05.
针对当前的天然裂缝宽度预测模型没有考虑裂缝在缝内流动净压力作用下变形的问题,开展了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天然裂缝的变形控制方程和缝内流动净压力方程建立流-固耦合漏失动力学模型,得到漏失速率和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控制方程;然后,运用自适应搜索法求取天然裂缝等效平均宽度,结合体积等效原则求得天然裂缝初始宽度,联合初始宽度和漏失速率的几何控制方程建立天然裂缝形态系数的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几何控制方程进行天然裂缝形态约束求解得到法向刚度,进而得到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建立的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经验证其计算结果与现场测量数据吻合较好,仅需钻井液性能、井漏现场测量的漏失速率序列及漏失体积序列,就能进行天然裂缝动态宽度预测,便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206.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发育特征、流体渗流规律及五点法井网特点划分流动单元,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变启动压力梯度、排距井距、裂缝与井排角度、裂缝长度及非均质性等因素的见水时间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见水时间的影响规律。与已有成果相比,所建立见水时间计算模型考虑因素更加全面,更趋于矿场实际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井距与排距之比越大、非均质性越强、裂缝长度越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小、原始地层压力越小,见水时间越早;随着裂缝与井排夹角的增大,见水时间呈波动性变化;原始含水饱和度在0.4~0.5,见水时间早。研究成果可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207.
折线先张法混凝土预应力梁避免了后张法及普通先张法梁体在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缺点,较为有效地控制了梁体裂缝出现和延伸。本文通过对后张法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梁体进行受力后裂缝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的正确性,表明折线先张预应力梁体良好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8.
冯辉红 《甘肃科技》2007,23(7):145-146
甘肃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高层建筑施工中,在地下室底板、墙板等位置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本文针对甘肃地区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9.
考虑断裂过程区的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前的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实验资料,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双K断裂准则,分别计算了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件失稳断裂破坏时,断裂过程区影响的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及应力强度因子KⅠ、KⅡ。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建立了考虑断裂过程区的新的Ⅰ-Ⅱ复合型断裂K判据,并与课题组以前的K判据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10.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无论在拉伸还是弯曲荷载作用下都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并且其极限拉伸应变稳定地达到3%以上,同时将传统水泥基材料在单轴抗拉荷载下单一裂纹的宏观开裂模式转化为多条细密裂纹的微观开裂模式,并且在极限荷载时其平均裂缝宽度仅为60μm.依据功能梯度这一概念,利用其优秀的裂缝控制能力,将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纵向钢筋周围部分混凝土替换为UHTCC,开展了超高韧性复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复合梁受弯性能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受弯理论分析、无腹筋复合长梁实验研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验证对比、裂缝控制分析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使用UHTCC控裂的功能梯度复合梁不仅承载力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有所提高,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钢筋锈蚀破坏的发生,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对整个加载过程中复合梁的内力变化和裂缝开展进行了探讨,并按照弹性理论给出了正截面受弯各阶段内力分析、加载至破坏整个过程的弯矩-曲率关系的确定,以及跨中挠度、截面延性指标的计算,同时通过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