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8篇 |
教育与普及 | 2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紊动对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柱形沉降筒中利用多层格栅产生近似各向同性紊流场,研究盐水和淡水中紊动对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分析絮团粒径、体积含量和泥沙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剪切率条件下,和在淡水中相比,盐水中黏性泥沙絮凝时间缩短,絮团粒径增加,然而盐度对絮团体积含量影响并不明显;最大絮团粒径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大絮团粒径对应的紊动剪切率在盐水中为20.8,s-1,淡水中为15.6,s-1;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水体中泥沙平衡浓度增大,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2.
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新型内置格栅诱导通道的太阳能通风墙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室外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下结构参数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格栅诱导通道可以有效利用室外风形成对太阳能通风墙主通道内气流的诱导作用而强化自然通风;该太阳能通风墙通风量随格栅间距与格栅高度比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比值使通风量最大;随着风诱导通道宽度与主通道宽度比值的增加,不同室外风速下的通风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3.
以边坡模型试验为例,证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克服电磁干扰、提高耐久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边坡模型在加载至36 kN时,坡面开始较明确的裂缝,在完成39 kN加载后,坡面出现更多裂缝,并且裂缝逐渐发展贯通,证明边坡已经发生破坏,坡面裂缝贯通,部分土体沿坡面滑落.最后,利用试验数据剖析了加筋边坡的工作机理,阐述了土工格栅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改建公路一般为单侧或两侧加宽,新老路结合部如若施工处治不当,容易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致使结合部出现纵向裂缝、横向滑移、路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尤其山岭重丘区改建公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更易出现上述病害,本文结合孙辛路改建工程,从技术准备、新老路边坡土方利用翻挖压实、挖土质台阶、土工格栅处治、接长侧涵洞施工等五个方面谈谈新老路结合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引入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问题,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加铺路面方案,通过不同方案所能适应的情况,举出了采用方案四的工程实例,并分析了方案中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6.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最新实际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对它们各自的工程概况、处理工艺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实例分析,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 ,对软弱地基上路堤加筋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计算中采用DP模型模拟土体的材料非线性 ,采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筋土界面的状态非线性 ,并采用薄膜单元来模拟土工格栅 .通过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证明了土工格栅模量对加筋效果有显著影响 ,并且加筋位置靠近路堤底部时更能发挥加筋性能 ;证明了在土体发生显著侧向变形时土工格栅能够发挥抗拉效果 ,从而限制土体侧向变形和路堤外侧土体的隆起 ,达到减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效果 .研究成果对软弱地基路堤加筋处理和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柔性网面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工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柔性网面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工程特性,分析其工作机理,进行室内试验.试验测试墙背侧向土压力、垂直土压力、筋带变形以及面墙变形情况,研究挡墙侧向土压力和垂直土压力分布、筋带应变分布、挡墙潜在破裂面以及面墙变形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侧向土压力沿墙高呈非线性分布,每层的侧向土压力随施加荷载增大而呈线性增大,但其增大速率远小于理论值增大速率;增大加卸载循环次数也会使得残余侧向土压力增大;垂直土压力沿筋材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挡墙第1层的垂直土压力略小于理论值;施加荷载会使得拉筋应变分布发生变化,筋带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可以满足强度要求;由广义库仑法得到的潜在破裂面与筋材最大应变位置较吻合;面墙最大侧向变形发生在第3层和第4层,面墙中间位置有鼓出现象. 相似文献
59.
在对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格栅-桩-桩间土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桩承式加筋路堤力学计算模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桩承式加筋路堤格栅上表面荷载计算公式.考虑格栅下部桩间土的支撑作用,对格栅受力与变形进行分析,推导了格栅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从而可确定桩土荷载分担比.将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已有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差不超过6%. 相似文献
60.
相比于泥浆成槽法的传统实腹式地下连续墙,采用高频振动沉模成孔方式的格栅状地下连续墙的成墙效果和支护性能研究尚处于空白。首先,开展了软土地质条件下格栅状地下连续墙的成墙现场试验研究,继而采用有限单元方法计算得到了背景工程开挖全过程的墙体变形、地面沉降和坑底隆起等支护性能指标变化规律;分析了嵌固深度、地面超载、支撑截面等参数上述指标的影响性特征。结果表明,格栅状地下连续墙的墙身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满足强度和抗渗性能要求;其支护性能与传统的钻孔桩和地下连续墙相近,仅截面刚度存在差异,因此可按照桩、墙结构进行设计;为完善结构构造和结点体系,应进一步开展试点工程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