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用球形光学模型和核反应多步过程的半经典理论,计算了入射能量在1.0keV-20MeV的中子与^204Pb,^206Pb,^207Pb,^206Pb,和^NatPb相互作用的全套核反应数据,计算结果与评价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4.
5.
研究了恒星内部核反应系统中与粒子数密度涨落有关的振荡现象,分析了这类振荡的产生条件和特征频率。结果表明,引力及温度梯度(g-T)效应可以在氦核反应扩散模型中产生超临界的密度振荡。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DWBA法中应用一种数学过程简洁明了,而物理图像却很清晰的方法来计算中子非弹角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放射性辐射防护的内容,包括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对辐射的认识,以及生活、实验中的辐射防护,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辐射防护的认识,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8.
脉冲射线束成像是研究惯性约束聚变等核反应装置性能的核心测量技术之一,测量对象为MeV中子、伽马射线束,时间尺度从ns到μs,空间尺度从亚mm到10 cm.本文介绍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在发展脉冲射线束成像技术、研制成像系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设计了非对顶双截锥大视场厚针孔和高探测效率编码孔,发展了大面积图像转换屏和阵列式中子图像转换屏,研究了MeV中子、伽马射线束图像转换屏的基本性能,提出了选通型像增强器基本设计要求,系统研究了快响应像增强器的时间选通特性和空间分辨特性,基于一种特殊的全局快门驱动时序设计,研发了百ns曝光双帧CMOS相机,研制了一种针对百ns时间尺度射线源的触发与时间关联系统,包括触发探测器、定时探测器、同步机和快门发生器等,与射线源特征时间关联精度一般为3–5 ns.对超快时间分辨、超高空间分辨、高维成像等脉冲射线束成像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天然汞全套中子核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光学模型(OPM),核反应多步过程的半经典理论,双微分截面理论(DDCS)和γ辐射的非统计过程及γ产生数据理论,计算了人射能量在0.1 ̄20MeV的中民天然汞相互作用的全套核反应数据,计算结果与评价的实验数据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