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5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虚拟机构法求解平面高级杆组的位置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平面高级连杆机构的位置分析是机构运动分析中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用“虚拟机构法”来求解平面高级杆组的位置。此法将平面高级杆组分解为两个具有同一原动件的Ⅱ级机构,把它们的同名点的距离平方作为分离函数,对分离函数求根即可解得平面高级杆组的位置。“虚拟机构法”使用简便,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中还以双肘杆机构为例说明其计算过程,列出其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2.
发展了计算撞击力的刚体-流体撞击模型和靶体变形的法向膨胀理论。在此基础上,按照动能定律和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圆锥杆倾斜侵彻半无限厚水泥靶时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求得撞击力。通过对撞击力的研究,得出了与文献[3]实验基本一致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3.
当给定连架杆三对对应位置时,为提高机构传动特性,提出优化目标为,在传动范围内其传动角的最小值为最大;建立解析方程,优化设计四杆机构;举例说明了此优化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推广到类似的其它连杆机构课题上去。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微扰论方法,从连续谱方面详细研究了非线性弹性杆中的粘弹性阻尼对杆内纵向MKdV应变孤波传播的影响.结论指出:耗散的存在不仅使孤波的能量发生耗散,高度随时间变矮,速度减慢,而且在初时刻,孤波的后面会随时间逐渐生长出一个振荡形式的尾迹.  相似文献   
65.
计算均匀带电细杆延长线上一点的电势是电学中的一道常见习题,但把该题的方法用于计算杆上一点的电势时却得到了发散的结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导致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带电细杆这一理想模型成立的条件,当考察点位于杆上时,带电细杆这一理想模型就不适用,应该代之以带电圆柱这一理想模型.该研究对教学和科研中正确使用各种理想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为了研究长径比效应对层状千枚岩力学特性、能量耗散及破坏模式的影响,文中选用4种倾角(α=0°、30°、60°、90°)下不同长径比(L/D=0.5、0.6、0.8、1.0、1.2、1.6、2.0)的千枚岩分别进行了静载单轴压缩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结果发现,静载压缩试验条件下,不同倾角下千枚岩随长径比的增大,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减小。通过单轴动态压缩试验,发现4种层理倾角千枚岩动态抗压强度与试样长径比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出现一个峰值后逐渐降低;千枚岩峰值应变与试样长径比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对动态冲击压缩试验进行能量分析,发现不同工况的千枚岩在同一冲击气压下,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均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快速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三段式变化;随着试样长径比增大,千枚岩反射能比先增大后减小,透射能比先减小后增大;采用能量比值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长径比L/D=1.2时,千枚岩的反射能比达到最大,透射能比达到最小;对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冲击压缩下千枚岩的宏观破坏模式受长径比影响较大,长径比越小破坏越完全;长径比越大,破坏越不充分。  相似文献   
68.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进行受力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二者吻合度良好,表明本文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改变斜腹杆面积探讨斜腹杆对其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构表明:随着斜腹杆面积的增加,构件抗弯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大。根据模拟结果推导出考虑斜腹杆作用的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将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9.
焊装线作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水平决定了汽车车身的整体质量。本文运用CATIA软件设计了新的焊装线的水平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因两侧重量不同,举升过程不稳定的缺陷。同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水平输送装置的关键部件,即齿轮齿条的齿面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为设计人员以后对焊装线传输设备齿轮、齿条的设计选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对再生混凝土以及经过1%~2%的纳米SiO_2或纳米CaCO_3改性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霍普金森压杆(SHPB)的冲击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不同纳米颗粒及其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高应变率作用下动态强度,动态增长因子(DIF),峰值应变,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态冲击荷载下纳米改性再生混凝土普遍具有比未添加纳米颗粒的再生混凝土更高的冲击强度,然而当纳米颗粒含量从1%增加到2%时,纳米SiO_2及纳米CaCO_3改性的再生混凝土受冲击强度均有所降低.相同掺量时,纳米SiO_2对受冲击强度的提高效果比纳米CaCO_3更为明显,掺入1%纳米SiO_2的再生混凝土具有最高的受冲击强度.纳米CaCO_3则表现为更有效地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和变形能力.纳米改性再生混凝土均呈现出比未添加纳米材料的再生混凝土低的应变率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