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6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0篇 |
教育与普及 | 5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5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相结合,对黔东南坑头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岩、矿石之间微量元素的含量关系以及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相似性,揭示了含金石英脉对含金建造某些物质组分具有继承性,部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含金建造.蚀变围岩中As、Sb的高含量,是含矿构造中黄铁矿化、毒砂化及辉锑矿化所致.微量元素聚类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中可能先后有幔源和壳源物质的进入.含金石英脉表现出较弱的Eu正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可能具有弱还原性质.黄铁矿化围岩及断层泥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反映了构造蚀变矿化对围岩物质组分的继承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122.
胶莱盆地中新类型金矿的发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在华北地台胶莱盆地含炭岩系中发现具一定工业规模的金矿床.含炭岩系属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层位(K_1L_1),厚度>270m,不整合于元古界-太古界变质岩上.该岩系为黑色泥岩、砾岩、砂岩、泥灰岩及砂质炭酸 相似文献
123.
两种新型聚硅氧烷侧链含氮冠醚(十一亚甲基15冠-5和十一亚甲基18-冠-6)被成功地合成出来,并将它们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进行色谱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固定液具有优良的色谱性能。它们能很好地分离芳香族化合物,尤其是成功地分离了一些胺类化合物,而且这两种固定液对正构醇和正构酸甲酯有相当好的选择姓。本文着重比较这两种固定液色谱性能的各方面异同。 相似文献
124.
青岛仰口榴辉岩中粒间柯石英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柯石英是SiO_2的高压变种,在700~800℃时转变的压力是2.7~2.9GPa,因此柯石英和柯石英假象是用来确认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矿物。到目前为止,柯石英和柯石英假象在西阿尔卑斯、挪威Caledonides、哈萨克斯坦、德国和前捷克的Saxonian Erzgebirge、波兰Sneznik山以及我国大别-苏鲁高压超变质带的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变质岩中已有大量报道。这些柯石英多以单矿物包裹体的形式产出于石榴子石、绿辉石、蓝晶石、绿帘石、硬玉甚至白云石、电气石、氟磷镁石、锆石和金刚石中。柯石英的边缘常转化为栅状或细粒石英集合体,构成柯石英假象。环绕柯石英及其假象,主晶矿物常发育有放射状裂纹。Schertl等发现在Dora Maira超高压镁铝榴石石英岩的基质中有许多类似柯石英假象的栅状石英集合体,有些沿镁铝榴石边缘的裂隙与包裹于镁铝榴石中的柯石英外缘的栅状石英集合体连为一体,从而证明了粒间柯石英存在的可能性,但真正的粒间柯石英从未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125.
温度对油,水,石英体系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场论方法计算了固-液界面的吸附自由能导出了油,水,石英三相体系的润湿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计算表明,当系统的温度升高时,石英的亲水性增强,降低了多孔介质的残余油饱和度,这对热力采油机理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首先通过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云母石英片岩的蠕变曲线,通过分析蠕变曲线,了解了云母石英片岩的三轴蠕变特性,然后利用线性元件组合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云母石英片岩的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并且拟合得到了该模型在径向和轴向的蠕变模型参数,最后将黏弹性蠕变模型理论曲线和试验曲线进行对比,两者在径向和轴向均吻合良好,说明所建立的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云母石英片岩轴向蠕变和径向蠕变,验证了该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的正确合理性.该蠕变模型比西原模型多一个Kelvin元件,对衰减蠕变阶段的描述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27.
草分枝杆菌对赤铁矿、石英絮凝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重力沉降法对草分枝杆菌絮凝赤铁矿、石英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草分枝杆菌对赤铁矿的絮凝能力明显强于它对石英的絮凝能力,造成它们絮凝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形成聚团结构的大小及其紧密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8.
基于QCM-D技术的细菌生物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晓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近年来,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细胞黏附行为的实时动态监测与研究,细菌生物膜(BBF)因其在临床治疗、食品工业、船体腐蚀和水环境污染等诸多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近3年来将QCM-D技术应用于BBF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BBF形成过程的动态监测与动力学信息分析;BBF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与生长参数研究;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对BBF形成过程与性质的定性定量研究等。该研究可以进行动态、无损、实时的BBF生长研究,特别是进行BBF的生长动力学分析,但对于量化分析还需结合其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9.
通过野外露头、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康克林组底部为侵蚀不整合边界,对应三级层序中的Ⅰ型层序边界。康克林组可识别出3个体系域,分别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为侵蚀沟谷内的滨岸相沉积;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台地边缘浅滩相、生物礁以及局限台地相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为局限台地相和碎屑潮坪相沉积为主,但由于暴露剥蚀作用,该体系域发育不全。阿克苏地区厚层低位石英砂岩以及乌什县—巴楚县—霍什拉莆一线分布的海侵生物礁和台地边缘浅滩应是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30.
刘亚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
文章重点探讨了断裂构造动力成矿的机制及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湖南沃溪金矿含金石英脉中金及SiO_2在断裂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下垂向和侧向上的积聚过程,指出断裂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与该矿床的形成演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