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1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3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毒性效应的细胞遗传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晓芝  钱晓薇 《江西科学》2003,21(2):101-105
以蚕豆和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明矾对蚕豆和大蒜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明矾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发较高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且在同样的条件下,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大蒜的(p<0.01或p<0.001)。结论是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均具有明显的细胞遗传学务性效应,且对蚕豆根尖的务性效应明显高于对大蒜根尖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32.
同源重组在染色体DNA基因克隆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华  吴兰  罗玉萍 《江西科学》2003,21(4):321-324
同源重组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噬菌体、细菌到真核生物都有能发生同源重组的种类。如何把同源重组应用到基因克隆中成为近年来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宿主细胞的改造、重组功能的诱导、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线性同源载体的获得及重组体的鉴定等几个方面具体叙述这种基因克隆的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同源重组在染色体基因克隆中的应用、前景展望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3.
DNA分子技术为生物种内和种间的比较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简要介绍了Southerm杂交、RFLP、PCR、小卫星和微卫星技术、RAPD、原位PCR和DNA测序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我国分子水平上的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34.
果蝇和脊椎动物的心脏早期发育具有平行的基因控制机理,果蝇是替代人体心脏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理想模式.利用P转位子作为诱变工具,诱发果蝇第二染色体基因突变,筛选与心脏发育有关的基因.初步结果表明,有3个第二染色体隐性致死突变基因在心脏组织有lacZ表达,并且观察到有心脏前体细胞的突变表型.这预示在这3个致死系中,P转位子可能插入到与心脏发育有关的基因中或这些基因的附近.这3个致死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35.
小麦小染色体的发现及其特殊PMC减数分裂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旗 《科学通报》1997,42(22):2433-2435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有42条染色体,近年来在细胞质来源于无芒山羊草(Ae.mutica)、黑麦(Secale cereale)、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2n=70和Agropyron glaucum 2n=42)的异质普通小麦中分别发现了小染色体(microchromosomes),在方穗小麦-黑麦(Triticum tauschi-Secale cereale)双二倍体(DDRR)中也发现了小染色体。这类小染色体均较亲本染色体小,具端着丝粒,载有促进结实基因或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现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遗传学研究。本文简要报道在普通小麦自花结实4D缺体中发现的一种小麦小染色体及其特殊减数分裂行为。  相似文献   
36.
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碱地风毛菊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28;含有m与sm两种不同类型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37.
贵州桫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贵州桫椤的核型。结果表明:桫椤的染色体数目为2n=138.核型公式2n=2X=16m+2sm+86st+34t,染色本组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2:1,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在染色体组中的比例为零,桫椤的核型属“1B”核型。  相似文献   
38.
家蝇的多线染色体和B染色体孙迅任少亭毕瑞明肖延海(山东菏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系,274015,菏泽;第一作者31岁,男,讲师)家蝇(Muscadomestica)在我国是一种主要有害蝇类,能传播霍乱、伤寒和痢疾等疾病〔1〕.研究家蝇的生长及繁殖规...  相似文献   
39.
安徽黄精和琅琊黄精核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中安徽特有2种植物的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别人近缘种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徽黄精(P.anhuiense)核型公式为2n=24=4m+6sm+12st=2T,属3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6L+6M2+6M1+6S.琅琊黄精(P.langyaense)核型公式为2n=18=10m+2sm+6st,属2B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人类6号和18号染色体易位的病例。经细胞遗传学检查证明患者的核型为46,XXt(6;18)(p25;q21.3)。此患者临床表型正常,但先后生过两个严重唇裂、腭裂的婴儿,且生出后不久均死亡。本文对衍生的易位染色体来源、婴儿死亡的原因及生育正常后代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