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酶解法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工艺.采用酶解-乙醇浸提,以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质量浓度0.20 mg/mL,酶解温度50℃,pH=5.0,酶解时间为1.5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海南龙血树叶总皂苷提取率为4.13%.  相似文献   
82.
将单因素试验与材料表征相结合,探究了广玉兰叶粉及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广玉兰叶粉及其生物炭均为多孔结构且含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09.77 mg/g和105.08 mg/g。pH值升高会提升亚甲基蓝去除率,在pH值为11时,广玉兰叶粉及其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分别为92.63%和90.21%。两种材料均符合朗缪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且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83.
《大自然探索》2005,(1):7-7
最近,科学家首次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史前森杯的树桩和树叶化石.这些化石为科学家了解南极大陆在2.5亿年以前的气候状况提供了依据。通过测量这些化石树干的直径.可知这些树曾经长到25米高。观察这些树的年轮.可知它们在南极大陆极短的夏天里疯长.在持续半年的黑夜中停止生长并落下树叶。通过测试这些化石树的树叶浓密度和树干的尺寸,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软件界正在讨论的环境工具和开发方法,文中提出了“特征入库”新的设计思想。在此设计思想指导下,实现了对通用制表程序生成器的设计,指出了管理信息系统环境工具的实现,将大大缩短研制开发软件系统的周期。  相似文献   
85.
柿树叶Vc含量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各个时期、各个季节的柿树叶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大量 的定量分析和对比性研究,同时严密而完整地说明其生理作用,旨在更好地认识柿树叶的经济价值,使其得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6.
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光度法测定树叶上附着的铅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0 .2 4mol/L磷酸介质中 ,铅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 1∶2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6 30nm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8.0 1× 10 4 .铅量在 0 .0 4~ 0 .80 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 ,可用于废水中的铅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7.
A gene encoding a cysteine proteinase was isolated from senescent leave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cv liaomian No. 9 by utilizing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ACE-PCR), and a set of consensus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as designed to anneal the conserved sequences of plant cysteine protease genes. The cDNA, which designated Ghcysp gene, contained 1368 bp terminating in a poly(A)^ trail, and included a putative 5‘(98 bp) and a 3‘(235 bp) non-coding region. The opening reading frame (ORF) encodes polypeptide 344 amino acids with the predicted molecular mass of 37.88 kD and theoretical pl of 4.80. A comparison o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with the sequence in the GenBank database has shown considerable sequence similarity to a novel family of plant cysteine proteases. This putative cotton Ghcysp protein shows from 67% to 82% identity to the other plants. All of them share catalytic triad of residues, which are highly conserved in three regions. Hydropaths analysis of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s that the Ghcysp is a potential membrane protein and localizes to the vacuole, which has a transmembrane helix between resides 7-25.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Ghcysp is the presence of a putative vacuole-targeting signal peptide of 19-amino acid residues at the N-terminal region. The expression of Ghcysp gene was determined using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 Ghcysp mRNA levels are high in development senescent leaf but below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n senescent root, hypocotyl, faded flower, 6 d post anthesis ovule, and young leaf.  相似文献   
88.
以扁柏(柏树)树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树精油.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温度以及样品粒径对柏树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柏树精油提取工艺,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优选提取工艺为:浸提时间2h,蒸馏时间3h,加热温度175°C,粒径100目.在该条件下精油得率最高可达0.547%.柏树精油主要成分为5-蒈醇(29.55%)、榄香醇(20.01%)和大根香叶烯(10.86%)等.  相似文献   
89.
欧美杨和美洲黑杨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欧美杨(PopulusxeuramericanacvⅠ214)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cvHarvardexⅠ63/51)树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集季节,二种树叶的化学成分相差不大,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无机元素。但是,各种化学成分均随采集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其他成分变化较小。两种杨树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接近或高于一些农、副产品,可以代替粮食等作为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耐涝性,并从叶色与色素、光合荧光等生理指标间的协同性分析其耐涝机理,为沿海和涝害地区耐水湿观赏树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模拟中国南方洪水季节性发生的特点,在夏季高温期间,对北美枫香1年生扦插苗进行60 d的户外盆栽淹水处理,分析其在淹水过程中生长、叶色(色彩参数与色素比例)及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单位叶面积反应中心数(NRC/CSm)单位叶面积热耗散的能量(EDIo/CSm)、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φEo)、受体侧末端电子受体的量子产额(φRo)、综合性能指数(Itotal)]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根据各指标峰谷值出现时间分析指标间的协同性。【结果】①淹水持续60 d并未对北美枫香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苗木的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②叶色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色调角h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0 d后,叶片由绿色相域转变为红色相域(h<90°)。③叶片色素相对含量比值结果显示,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处理的叶片叶绿素与花青素及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的比值[Chl/(Anth+Car)]呈现下降趋势。20 d后,处理Chl/(Anth+Car)的值显著低于对照(CK),在40 d后,Chl/(Anth+Car)的值小于1(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相对含量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叶片外观色彩参数变化表现出同步性。④处理与CK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变化趋势整体相似,PnCi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TrGs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淹水初期(0~20 d)处理与CK各光合参数值差异不显著,但在淹水中后期(20 d后),处理各参数值显著低于CK,且二者差异整体呈现增大趋势。⑤光响应曲线特征表明,处理在各光强下的Pn显著低于CK,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处理与CK的Pn差值越大,表现出较低的光能利用率。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表明,淹水30 d后,叶片反应中心数目(NRC/CSm)和光系统PSⅡ向PSⅠ的电子传递能力(Ψo、$φ_{Ro}$和$φ_{Ro}$)均显著下降,叶片的热耗散($E_{\text{DIo/CS m}}$)显著上升,最终导致PSⅡ综合性能指数显著下降。【结论】北美枫香具有较强的短期耐水淹能力,尤其在淹水20 d内,各指标均优于CK;北美枫香主要通过增加叶片热耗散以及调节光合色素含量权重来减少激发能和过剩激发能产生的伤害,从而降低涝害程度;净光合速率、叶片色素比值及荧光参数之间存在协同性,各参数拐点出现的时间呈节律性变化,分别为20、30 及40 d,其中光合参数反应最为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