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4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鄂尔多斯盆地NL油田延9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内外流动单元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研究区实际的岩心、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根据流动带指标和岩性-物性划分法划分流动单元.研究中遵循单井、剖面到平面的思路,开展了流动单元特征参数优选、取心井流动单元分析、非取心井的流动单元划分工作.运用动态资料验证流动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进行了流动单元剖面、平面特征研究及流动单元生产能力分析.研究表明,所选用的渗透率、孔隙度和流动层带指标IFZ3个参数可满足本区流动单元划分要求,研究区延9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相似文献   
72.
《河南科学》2016,(3):378-382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的杨旗区主要产油层段长6~1油层组的岩性以浅灰色、灰绿色、深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夹深灰色、黑色泥岩.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和测井相分析认为,长6~1油层组砂岩储层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产物,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类,有多种微相.油藏分布主要受沉积特征控制,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河道砂体是最主要的含油部位,砂体大量发育的长6~1为主要含油层位之一.层内的含油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还与物性、构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3.
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岩石矿物学属性、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发育层位及分布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成因,将白云岩分为3类:(1)泥粉晶白云岩,以岩盐矿物溶蚀型孔隙为主,在含膏云坪相带呈带状分布,横向分布稳定,形成于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2)粉-细晶白云岩,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主要发育于蒸发岩层系的短期海侵沉积期,受控于浅埋藏期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作用;(3)中-粗晶白云岩,以残余原始粒间孔及格架孔为主,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及古隆起周边高能颗粒滩相带,并经历了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奥陶系白云岩分布具有“层控性”和“相控性”,形成了现今白云岩储层多层叠合发育的特点,为奥陶系多套含气组合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4.
百色盆地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孤立台地和台间海槽碳酸盐岩.根据百色盆地周缘大量露头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及色质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了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针对地表烃源岩样品具有高热演化、低丰度的地化特征,在有机质丰度的热解损失和地表风化损失校正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烃源岩生烃强度.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地化特征和生烃强度的基础上,认为百色盆地下三叠统-泥盆系海相烃源岩具有低-中等级别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75.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城华地区长3油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其划分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各级基准面旋回可进一步分为向上"变深"和向上"变浅"非对称型与对称型两大类3种基本层序类型和更多的亚类型.重点论述了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背景、叠加式样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在研究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叠加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自水下分流河道向河口坝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稳定的变化规律,与处于三角洲强烈进积期的长3油层组沉积演化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6.
以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和水文随机模拟技术为基础,利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关中盆地混合地下热水中主要离子与主要离子总含量TDI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及根据残差的偏态系数进行参数估计以确定最适线性方程定量模拟关中盆地水化学场的混合作用对水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中的主要离子矿化度与TDI之间具有...  相似文献   
77.
龙利群  方小敏  苗运法  白艳  王永莉 《科学通报》2011,56(15):1221-1231
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西宁盆地沉积了年代序列跨度非常长的连续的新生代地层. 这些地层序列记录了有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相关气候变化的丰富信息. 本研究获得了西宁盆地谢家剖面较高分辨率的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孢粉记录. 整合正构烷烃和古孢粉记录揭示: 在50.2~28.2 Ma 之间, 西宁盆地经历了长期的降温过程, 明显的生态事件发生在 37.5~32.7 Ma 之间. 自此盆地中的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较低海拔处生长旱生灌草类植物, 中海拔地带生长亚热带阔叶树, 高海拔带生长针叶林. 这些植被和气候的变化有可能是对始新世早期气候最适宜期之后长期的全球降温事件和早新生代北部青藏高原周围山地隆升事件的共同响应.  相似文献   
78.
近期新疆东天山冰川退缩及其对水资源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开明  李忠勤  高闻宇  王林 《科学通报》2011,56(32):2708-2716
新疆东疆盆地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 流域内大部分河流的补给依赖于东天山高山区丰富的降水与冰川融水. 1981 年中日联合考察和2009 年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对该区博格达峰3 条冰川考察表明, 夏季消融强烈, 并有加速退缩趋势. 基于1962/1972 年地形图及近期的ASTER和SPOT5 遥感影像资料, 研究了博格达山脉203 条冰川和哈尔里克山75 条冰川的进退情况. 结果表明: 在1962~2006 年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面积减小了21.6%(0.49% a-1), 长度平均退缩181 m,冰储量减小了28%; 1972~2005 年间哈尔里克山冰川面积减小了10.5%(0.32% a-1), 长度平均退缩166 m, 冰储量减小了14%. 南坡冰川退缩快于北坡, 其中博格达山脉南北坡冰川面积分别减小了25.3%和16.9%, 哈尔里克山脉分别减小了12.3%和6.6%. 小于0.5 km2 的冰川退缩最为强烈,而大于2 km2 的冰川将会成为未来径流的主要贡献者. 东疆盆地水系的冰川消融总体呈增强趋势, 水资源处在不断恶化之中. 该地区坎儿井数量及其水量的锐减, 以及有无冰川补给河流径流量的显著变化均与上游冰川退缩有关, 未来将会对下游的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盆地的水资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9.
基于钻井、二维地震剖面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四川西昌市的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特征及演化、上奥陶统大箐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七里坝构造为米市盆地最大的构造,其形成时间早、构造完整并且一直保持至今.大箐组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以细-中晶结构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和大型的溶蚀孔洞为主,属低孔低渗型储层.研究区...  相似文献   
80.
以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碎屑锆石U-Pb测年、重矿物物源分析及地震剖面渠汇分析技术,系统研究莺二段的物源与渠汇沉积背景.碎屑锆石测年分析表明,东方1-1气田上新统莺二段主体表现出北部(越南北部)、西部(越南中部)混合物源的年龄特征,东物源(海南岛物源)峰值年龄微弱存在;重矿物物源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