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根据市场调研,当四球机试验PB、PD值分别小于735N、2087N时,剃齿机加工齿轮时,有粘刀现象,故我们以四球机试验为评定极压切削油极压、抗磨性的主要测试手段,以济南炼油厂生产的MVIS150为基础油,高碱值的磺酸盐作为极压剂,与硫化烯烃复合,四球机的试验结果PB=1147N,PD=4900N,结果表明两者复合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研制出的MHFC-32高性活极压切削油总剂量为8.5%,它的各项指标均满足中国石化股份总公司MHFC类切削油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在油基型切削油中的钙和钠过碱性磺酸盐与硫化烯烃复合后作为抗磨剂和极压剂进行了考察。为了比较不同添加剂混合物的摩擦与磨损,用一种高温销钉-圆盘实验机在钨碳化物(球)与100Cr6钢(盘)相接触的条件下再现出一种边界润滑特征。过碱性磺酸盐和硫化烯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试验中被明显地测试出来。为了更好的理解润滑机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光谱(Auger spectroscopy)被用来进行样品(钢盘)表面分析,磨损痕迹则用离子浸蚀法所获得的化学组成做进一步的分析。边界层显示出厚的碱金属富集层和(或者)富硫摩擦膜,这取决于润滑剂的调合试验。在结论中,突出了摩擦结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俄歇光谱数据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同一种油品中筛选添加剂混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亚磷酸二丁酯-马来酸二丁酯-胺衍生物(Ⅰ)和亚磷酸二丁酯-丙烯酸酯-胺衍生物(Ⅱ)。研究表明烷基链较长时油溶性好,用伯胺时极压抗磨性好。经比较,Ⅰ中采用十二胺衍生物(Ⅰ-4)时,其极压抗磨性最好(WSD=0.38mm,P_B=1176N,铜片腐蚀结果为1b),它在基础油(750SN)中最佳用量为2%(wt)。用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俄歇尔电子能谱初步研究表明:磷氮剂(Ⅰ-4)的作用机理是在摩擦表面形成一种含有磷酸铁的化学保护膜。 相似文献
4.
在500SN基础油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HL 343,Hitec 343和Mobil 252三种复剂,配制成不同的油样·考察了这些油样的极压抗磨性能,探讨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油样的烘箱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的HL 343复剂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烧结负荷较高,低载长磨磨斑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复剂在摩擦中游离出的活性磷元素生成了抗剪切强度很低的薄膜,减少了摩擦磨损·HL 343复剂烘箱抗氧化性能较好,综合抗磨性能优于Hitec 343和Mobil 252,完全可以取代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利用MRS1J机械式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分别对顺式和反式二羧基两种立体构型羟基脂肪酸在合成酯中的极压、抗磨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羟基脂肪酸在合成酯类油中具有一定的极压、抗磨作用,而且反式二羟基型的极压、抗磨效果优于顺式二羟基型.利用表面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了磨损实验后的磨痕表面,发现顺式二羟基羧酸极易吸附于摩擦表面,导致定向羟链缩短,吸附膜结构疏松,因而影响其极压和抗磨性能;而反式二羟基羧酸则在表面形成聚酯或聚醚结构.由此提出了两种立体构型羟基脂肪酸的不同的极压吸附抗磨模型.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度指数改进剂是润滑油的重要添加剂。综合介绍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种类、发展概况和使用性能,结合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粘度指数改进剂T601(BB)的性能特点,重点分析了BB在工业齿轮油和10号航空液压油中应用情况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销盘式摩擦实验仪上对几种含氯、硫、磷及硫磷复合的极压添加剂在不同温度与摩擦副材质条件下的减摩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减摩机理,查明了极压剂在不同温度与摩擦副材质条件下的减摩规律,为不同摩擦条件下极压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水溶性硫磷型极压剂复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硫脲和磷酸酯复配后的抗磨效果,并对钢球磨斑形貌和摩擦表面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四球结果表明,硫脲和磷酸酯具有良好的协同抗磨效应。电镜能谱分析表明,硫磷型复合极压剂水溶液在摩擦表面与Fe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含硫磷的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0.
双圆盘试验数据表明,在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与润滑油的分子结构、极压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载荷、速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规律性的联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量纲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提出了确定摩擦系数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