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系统科学   140篇
丛书文集   122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17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肖逍  张海丰 《佳木斯大学学报》2020,38(1):158-160,164
利用升降算符给出了Lz表象下物理量的本征值和平均值,结果表明升降算符在求解中充分利用了代数解法,这使得对于量子力学问题的求解更加简洁,为量子物理化学问题的理论计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2.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和极化空间格局演变,时间尺度运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省管市)在1990-2013年的极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过程;空间尺度选取1990、2000和2013年3个典型年份,运用引力模型为基础的空间极化指数分析了其空间极化格局的分布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原经济区经济极化现象在1990-2013年间呈现出波动阶段(1990-1996年)、上升阶段(1996-2008年)和下降阶段(2008-2013年)三个阶段;(2)中原经济区内部差异明显,仅极化外延区的城市个数比例占到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半数以上,且空间极化指数相对也很低;(3)极化空间分布上,中原经济区极化核心区、极化内缘区和极化过渡区主要交错分布在京广线上,而数量众多的极化外延区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之外;(4)在空间构成上,中原经济区极化空间格局经历了从单中心圈层、双中心雏形阶段到双中心发展阶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3.
主要是研究含时线性谐振子系统的量子解问题.首先运用李代数方法得到含时线性谐振子系统的密度算符随时间演化的量子精确解,然后对得到的解析式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我们得到的含时谐振子系统密度算符的解析解能准确的描述含时谐振子系统密度算符随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64.
An ion flux dropout near the dipolarization front (DF) at around XGSM =- 11 RE in the Earth' s plasma sheet was observed by Time History of Events and Macroscale Interaction during substorms (THEMIS) on March 31, 2009. The ion differential energy fluxes at energies from 450 eV to 150 keV measured by the ESA and SST instruments from THC began to decrease about 2 s before the detection of the DF and reached a local minimum 6 s later. Then, the ion fluxes gradually increased to form a dropout around the DF. The spatial extent of the dropout was about 4,000 km. For energies above 20 keV, the ion fluxes after the dropout are greater than those before it, contrary to the fluxes at energies below 20 keV. The associated ion density vari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ion flux dropout coincides with the ion density dropout. Taking advantage of multipoint observations, THD, THC, and THE detected the same DF consecutively. Only THC detected an obvious ion flux dropout; THD observed an indistinct one about 2 s before THC; no high-energy (E 〉 30 keV) ion flux dropout was observed by THE.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ion flux dropout may evolve with the earthward-propagating DF, and its properties can depend on locations relative to the DF.  相似文献   
65.
THEMIS双卫星对磁尾高速流减速的联合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尾等离子体片高速流的运动和减速过程对于磁层粒子的加速、磁场的扰动、磁通量的输运和亚暴的触发以及磁尾电流系统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2~4月,THEMIS卫星中的2颗星(THA和THE)在空间中经常具有相近的XGSM和YGSM坐标,但具有差别较大的ZGSM坐标.我们利用这种特殊构型的2颗卫星对经过等离子体片中心和边界层附近的高速流进行了联合观测研究.通过个例和统计分析发现,在89%的地向高速流事件中,距离中性片较远的卫星先观测到高速流,其速度以平行于磁场的分量为主,并且95%的事件中距离中性片较远的卫星所探测到高速流X分量的速度最大值要比在片中心探测到的高速流数值更大.假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附近的平行高速流匀速传播,而对于中心等离子体片的高速流,我们分别应用匀减速模型与突然减速模型进行分析,发现高速流减速起始的位置大部分位于距离地球15 Re的区域,这与中磁尾重联发生区域比较接近.此外,统计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片中心高速流前端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偶极化锋面特征,而远离中性片的地方偶极化锋面的特征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66.
通过分析建筑物在不同极化数据上后向散射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的建筑栋数信息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筑初检测、联合HH与VV数据的检测结果修正以及使用面积阈值去除虚警3个主要部分.最后,在双极化TerraSAR—X图像上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并与基于单极化SAR数据进行建筑栋数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采用自动生成工具ANTLR的LL(*)文法对编译器前端进行构造,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有:文法的左递归、算符的结合性、算符优先级及语法断言。针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基于ANTLR的代码编译问题,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8.
极化技术在雷达侦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侦察的分选和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可用于ESM(Electronic Warfare Sup-port Measures)、ECM(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s)系统的极化接收机实现方案。分析了极化技术在雷达侦察中的优势,研究了极化失配所造成的功率损失和距离损失,讨论了应用极化技术提高雷达侦察能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极化技术是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侦察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9.
针对室内多径信道,提出一种研究系统信道容量的方法,利用结合信道特征设计的三维多极化测量系统测量信道中多径入射信号的三维空间分布,代入天线方向图与入射信号进行空间积分计算出系统容量。利用该方法和系统对典型室内环境进行了测量,研究了真实的三极化天线组成的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的容量和摆放方向对多极化天线系统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极化系统具有比单极化系统更优越的性能,可以利用该特性对室内环境中多极化MIMO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优化以实现更高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70.
基于SIC-Xα的较为严格的计算方法,对Κ-Pb原子体系中的Rydberg电子态的交换参数采用自洽场模型,并考虑Rydberg电子与原子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借助此方法计算核极化用以修正C.J.Batty光学模型势下的Κ-Pb能级跃迁,整个计算过程不依赖任何经验参数,结果比经典方法更为精确,为奇异原子的深入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