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7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采用正三角形布管且螺距相同的4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方案,即倾斜角为20°三分周向重叠(20°TCO)、倾斜角为18°四分周向重叠(18°QCO)、倾斜角为18°首尾相连(18°QEE)以及螺旋角为18.4°的连续(18.4°CH)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子午切面、同心正六边形切面上速度矢量叠加压力或速度云图分布以及60°扇区的9根换热管和4层同心换热管层的局部热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每个螺旋周期中均存在二次流,非连续螺旋折流板V形缺口处存在"逆向泄漏",但4种方案中20°TCO方案泄漏量最少;20°TCO方案具有最大壳侧传热因子jo、摩擦系数fo和平均综合性能指标(jo/fo);18°QCO方案中的传热因子jo和摩擦系数fo其次;虽然18.4°CH方案摩擦系数fo最低,但其壳侧传热因子jo和平均综合性能指标(jo/fo)均最差.  相似文献   
122.
黄丽  胡万利 《科技信息》2013,(34):247-247
管式换热器是化工、炼油等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工艺设备。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如何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能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对管式换热器数字模拟设计的研究状况,同时比较了各种模拟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23.
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为工具,在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整体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过热蒸汽入口处的板束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入口处的质量流速、入口直径与板束间温差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设计时,开孔率在70%左右较为合适,质量流速应在保证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这对解决全焊接板壳式换热器入口处温差应力过大导致的破坏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地下换热器结构热形变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对竖直式换热管进行热应变和热形变数值计算,并结合实验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地下换热器结构的热形变、热应变计算方法,通过材料本构方程描述和几何模型建立,并着重研究具有初始弯曲形态换热管的热形变规律,以及对回填材料接触面的热挤压作用,得到了回填材料接触面特征边位移变化规律以及横断面上的塑性应变分布,为进一步探究回填材料接触面的热隙现象和分析换热衰减失效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5.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供热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住宅热水供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利用能源的角度,提出热水供应系统应像供暖系统一样成为住宅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的理念.设计出一种主要以集中供热系统热水为热媒、以每户为单位的可以同时实现供暖和供应热水的新型供热系统型式,系统在每户内设置供热装置,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通过供热装置与热网连接.供热装置中的主要装置为户内小型换热器,必须具有加热迅速、换热效率高、自动除垢、结构紧凑、构造简单、能同时向户内供暖和热水供应系统供应热水的功能和特点.户内小型换热器设计为浮动螺旋盘管半即热型式,并以沈阳地区建筑面积为100m^2户型为例,进行了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结果表明,换热器换热面积0.229m^2,筒体直径0.2m,高度0.148m,其结构尺寸和热工参数适用于户内共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6.
蔡进 《科技信息》2008,(33):33-33
本文简要介绍了烟气脱硫工程中GGH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FGD装置烟气换热器的设置情况,对是否设置GGH的利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比较设置GGH和不设置GGH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对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取消GGH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7.
讨论了一维导热、典型对流换热过程和换热器中热阻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火积]耗散的换热器热阻和换热器热阻因子的定义.建立了基于这一热阻的换热器分析方法,讨论了传热单元数和热容量流比对换热器热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为分析严寒地区冬季通道轮式新风换气机室外排风侧结霜对其运行的影响,该文在能量守恒、含湿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通道轮式换热器排风侧结霜工况下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通道轮式换热器在不同室内温、湿度条件下表面结霜厚度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结霜厚度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该文首次提出了通道轮式新风换气机结霜的结霜模型并为控制除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根据一次表面热交换器(PSHE)的结构特点和流动传热规律,应用优化理论建立以结构质量、传热系数和压力损失为目标函数,以流道几何尺寸和流速为独立设计变量的PSHE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向量极值问题转化为单目标标量极值问题,编程求解该优化数学模型.算例表明,优化设计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板片几何尺寸选取的主观因素,获得最优性能的最佳设计.寻优分析有助于获得先进紧凑的一次表面换热器部件和高效的热动、化工联合装置.  相似文献   
130.
以管内沸腾换热机理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空调用环形热管换热器蒸发段内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分析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可较好地用于空调用环形热管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