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2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并引入罗德参数ξ反映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在研究隧道围岩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推导出围岩抗力系数公式;并运用于工程实践。讨论在不同ξ及不同埋深条件下,抗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由研究结果可知,围岩抗力系数随着ξ的增大逐渐减小;随隧道埋置深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2.
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层拟作法和多层耦合工法,开挖某特殊用途大型地下洞室全过程,分析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状况.发现多层耦合法可以减小塑性区分布范围,开挖各工况围岩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大型地下洞室安全施工的一种工法.通过模拟多层耦合法在Ⅲ、Ⅳ级围岩和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施工效果,研究该工法的地质条件适用性.相对而言,围岩质量是更敏感的影响因素,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更大;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围岩变形和塑性区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3.
在分析松软破碎带中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助于注浆改善围岩特性并结合锚杆支护,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FLAC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松软破碎带中的巷道围岩注浆深度、浆液比例和注浆孔间距等加固参数。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巷道的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中深部井田围岩破碎带中采用锚杆、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探索合理的巷道支护参数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证实联合支护在中深部井田围岩破碎带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5.
武成周 《科技信息》2011,(11):331-332
赵固一矿全区被巨厚冲积层所覆盖,且大部基岩较薄,煤层相对较厚,属于典型的薄基岩开采矿井。介绍了矿井开采技术条件,分别对地层分布、构造破坏、围岩物理力学性质、顶底板涌突水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针对各个开采特征提出生产实施意见,对于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赵正威 《科技信息》2012,(4):392-392
区内煤层顶底板及围岩的稳定性划分为稳固性差类型。各煤层的顶板及底板,多为粉细砂岩,伪顶底多为泥岩或炭质泥岩,以上部位的岩石的饱和抗压强度一般小于30MPa;而软化系数多小于0.3,总体强度优于不稳固型。  相似文献   
77.
平行三孔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时,围岩应力场经过多次扰动叠加发生重分布,不再是单个隧道的简单叠加.利用强度储备法求得极限状态下的隧道围岩各点的安全系数,绘出开挖断面附近围岩的点安全系数分布图,并对不同净距与埋深对围岩极限状态的破坏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净距的增大,洞周达到强度极限的围岩范围增大,围岩自身稳定性不断提高;埋深较小时,边洞的拱顶变形小于中洞,而当埋深大于25 m时,三洞的沉降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我国新一轮铁路建设规划侧重点转向边疆多山地区,隧道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软岩区,软弱围岩因其变形大、难治理而严重阻碍施工,解决软岩大变形问题不可避免。依托边疆新建某隧道工程,结合原支护方案所得软岩段监测数据,制定改进治理方案。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模拟,分析改善后治理方案的软岩变形情况,并结合现场实验段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治理措施的合理性,以保证软弱围岩段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79.
周坤  陈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9):3682-3690
为研究在围岩蠕变作用下不同埋深软岩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受荷特性,以广佛环线东环隧道工程为背景,利用FLAC~(3D)(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s)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黏弹塑性蠕变本构(burgers-creep viscoplastic model, CVISC),分析了埋深对管片的位移、内力及与围岩的接触压力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初期开挖之后,顶部围岩沉降,底部发生隆起,考虑围岩蠕变效应后,管片衬砌发生整体沉降,隧道埋深越大,管片体整体沉降越发显著;随隧道埋深的增大,弯矩、轴力与接触压力均逐渐增大。围岩未考虑加速蠕变下,蠕变过程中管片衬砌的内力和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有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0.
为探明特大断面砂质板岩隧道Ⅴ级围岩时空效应规律,进而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系统性借鉴,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大数据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特大断面砂质板岩隧道Ⅴ级围岩变形时空效应。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施做初期支护后,拱顶沉降及洞室围岩水平收敛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稳定阶段;隧道开挖,施做初期支护25 d后,是施做二次衬砌最佳时机;隧道结构体系与掌子面空间距离约3倍洞径时,是施做二次衬砌最佳时机,且Ⅴ级围岩二衬距离掌子面距离不应大于5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