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224篇
教育与普及   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8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深入探讨不同轮伐期对巨尾桉人工林碳固存的影响,为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确定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轮伐期为短(7a)、中(13a)和长周期(21a)的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轮伐期桉树林分生物量、碳固存、年平均固碳量的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桉树林分碳固存的影响。【结果】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碳随着轮伐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7a轮伐期的(75.81±5.12)t·C/hm~2增至13a轮伐期的(180.11±19.97)t·C/hm~2以及21a轮伐期的(192.08±16.50)t·C/hm~2,方差分析表明,13a和21a轮伐期的总生物量碳显著高于7a轮伐期,而13a和21a轮伐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随轮伐期延长而显著降低,由7a轮伐期的(89.99±0.35)t·C/hm~2、13a轮伐期的(85.42±0.76)t·C/hm~2下降到21a轮伐期的(74.64±0.24)t·C/hm~2。7~13a仍是巨尾桉人工林固碳能力迅速增长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由7a时的10.78t·C/(hm~2·a)迅速提高到13a的19.54t·C/(hm~2·a),增长81%;21a时巨尾桉人工林进入固碳能力下降期,年平均总生物量碳降至3.78t·C/(hm~2·a),固碳能力只是13a的19.34%。【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这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科研之法,在持之以恒,承先而创新。从研一到研二,我完成了从知识学习到学术科研的转变,对如何做好科研也有简单体会。正如朱熹的“读书之法”和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所述,总结归纳是基础,破旧创新是手段,持之以恒是态度,功到自然成。  相似文献   
104.
植物护坡作为边坡的一种新型的防护手段,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香根草根系的固土原理的力学试验研究,得出香根草在固土护坡方面的效果明显,对于提高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使用番红花红T和聚乙烯亚胺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发黄光的碳点(Y-CDs),之后使用了不同方法对Y-CDs进行了光学表征。实验结果显示,Y-CDs是单分散排列、粒径约为1.78 nm近球形粒子,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为438 nm和554 nm,光稳定性好,具有激发波长独立性。高锰酸根可以使Y-CDs的荧光发生淬灭,根据荧光寿命检测结果,淬灭机理为内滤效应。Y-CDs的荧光猝灭与高锰酸根的浓度相关(R2=0.995 3),二者间存在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63μmol/L,线性范围为2.5μmol/L~125μmol/L。同时,由于Y-CDs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Hela细胞中高锰酸根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6.
荧光纳米传感器设计是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从蜡烛燃烧灰烬中提取的碳量子点(CQDs)天然纳米颗粒组装出负载杯芳烃衍生物Zn2+配合物的荧光纳米传感器CQDs@L-Zn2+,实现了在纯水体系中对磷酸二氢根离子(H2PO?4)的选择性识别,检测不受其他各种无机、有机阴离子干扰,检测限达到4.85 mg L?1.  相似文献   
107.
易错题分析     
正同学们,下面是六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中容易出错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例1】一种复读机,现在的售价是340元,比去年降低了17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错解】170÷340=50%【错因分析】不明白降低的百分率该怎样算,以为“降低”是跟“现价”作比较的。要弄清“降低  相似文献   
108.
正上美术课前,老师让我们在校园里捡来一些树叶。我想,上美术课要树叶做什么呢?上课铃一响,美丽的杨老师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神秘地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手工课。大家看,这是什么?说完,她从背后拿出一幅画。我们一看,都被吸引住了。这幅画不是用笔画的,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做的美丽的海底世界。杨老师说:"同学们,今天美术课的任务就是开动你们的大脑,用你  相似文献   
109.
探讨温度对8种草本科植物根际放线菌出菌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放线菌筛选以及培养温度方面提供基础资料.试验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法,对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8种草本科植物根际土做了23℃、60℃、80℃、100℃及120℃等五个不同温度的预处理,初步研究了温度对放线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23℃、60℃、80℃、100℃及120℃等五种不同温度试验,同一土样在不同温度预处理下放线菌的数量和种类差异显著.表明随着预处理温度升高,放线菌数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至呈降低趋势.同一土样在不同温度下放线菌的种类与温度没有相关性,但是特定的温度会产生特定的菌,即某些菌对温度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0.
《河南科学》2017,(1):1-3
利用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多项式、特征方程和特征根,求对应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得到了方程特解存在的一个充要条件,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