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3 毫秒
5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是一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其引发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导致水稻严重减产。Xoc一个假定的udgH基因的突变,导致Xoc产胞外多糖和致病力的严重减弱,并使胞外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也有一定的降低,互补菌株能恢复到野生型水平,但致病力仅能恢复到80%,而高表达菌株与野生型相比胞外多糖产量增加,但致病力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水稻条斑病菌中胞外多糖代谢途径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高产黄原胶菌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是水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引发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利用广西分离株GX01作为建库出发菌株,采用EZ::Tn5转座子标签法构建GX01菌株的Tn5随机插入突变体库,其后利用针刺接种法在水稻上进行致病性试验,筛选到1个致病性明显下降的突变体。TAIL-PCR定位该突变位点位于XOC3376,该基因的编码产物注释为假设蛋白。为了研究XOC3376的功能,对其进行表型检测及功能互补,结果表明其互补菌株的表型及致病力都能恢复到野生型的水平。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相关基因的功能、阐明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坛紫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产坛紫菜沸水提取多糖采用Sevag法脱蛋白 ,冻干后得粗多糖 ,得率为 8%.在粗多糖溶液中加入CTAB以沉淀除去酸性多糖PP1,超滤以纯化中性多糖PP2 ,PP2经DEAE 纤维素、葡聚糖凝胶G2 0 0进一步纯化 .经纸层析、凝胶过滤及紫外光谱分析鉴定为纯品 .通过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对PP2进行组成分析 ,再用化学方法测定其总糖 ,3,6 内醚 L 半乳糖及硫酸基的含量 ,分别为 86 .33%、5.4 2 5%和 12 .2 %.最后通过高碘酸氧化 ,Smith降解等方法测定PP2的化学结构 ,结果表明 ,PP2由半乳糖、3,6 内醚 L 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 ,具有α ,β型糖苷键 ,连接方式有 (1→ 3)、(1→ 4 )、(1→ 2 ) 3种 .PP1分子量通过凝胶过滤法初步测得为 16 .2万左右 .  相似文献   
54.
条斑紫菜两种藻胆体与类囊体膜体外重组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国宏  施定基  潘洁  陈建新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98,43(10):1061-1065
条斑紫菜是一种具有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的大型红藻 .它们都具有光合作用 ,以藻胆体为主要的捕光天线复合体 .在比较其光合作用时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意外地从孢子体和配子体中分离到两种藻胆体 .采用体外重组法分析两种藻胆体与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低温 (77K)荧光发射光谱测定其能量传递 .结果表明 :在 0 9mol/LpH =7 5的磷酸缓冲液中 ,两种藻胆体与类囊体膜可成功地发生重组 .在孢子体的藻胆体和类囊体膜的体外同源重组体系中 ,由藻胆体吸收的光能可引起光系统Ⅱ (PSⅡ )的荧光发射 ,而配子体的体外同源重组体系中 ,可引起光系统Ⅰ (PSⅠ )的荧光发射 .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藻胆体和类囊体膜的体外交叉重组体系中也表明同样的能量传递趋势 .这说明 ,孢子体的藻胆体与PSⅡ关系密切 ,而配子体的藻胆体与PS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紫菜两个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研究对光合进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两个不同发育阶段(孢子体和配子体)的条斑紫菜作为研究对象,对过多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77K低温荧光光谱发现,在配子体阶段,PSⅡ受到的过多激发能能够传递给PSⅠ;而在孢子体阶段,PSⅡ受到的过多激发能没有传递给PSⅠ,OCMU对前者激发能分配影响较大,对后者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配子体阶段过多激发能能够在两个光系统之间协调分配;而在孢子体阶段,这种协调关系不明显。由于  相似文献   
56.
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CdCl2)处理体外培养的条斑星鲽卵巢(BFO)细胞系细胞,利用毒理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镉对BFO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理。毒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FO细胞对CdCl2敏感,浓度大于10ixmol/L的CdCl2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引起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Px)活性的持续降低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持续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浓度大于40μmol/L的CdCl2可引起BFO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BFO细胞在AO/EB荧光双染色中的质膜通透性显著提高,在单细胞凝胶电泳中出现明显的彗尾,且细胞凋亡率、彗尾的长度和亮度随CdCl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可见,镉对BFO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为利用BFO细胞系研究镉等重金属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干出和紫外辐射对坛紫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坛紫菜叶状体为材料,研究了干出和阳光紫外辐射(UVR)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长时间干出和阳光UVR不能进一步诱导藻体合成紫外吸收物质,而且UVR对干出藻体的叶绿素α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有抑制作用.UVR显著抑制干出状态下藻体光系统Ⅱ(PS Ⅱ)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藻体的光合固碳速率,而且对光合活性的抑制作用随失水率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58.
为防控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减少该病害对早竹产业造成的损失,笔者主要针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病害的发生;适宜的湿度和降水量利于病害的发生;病害流行的高峰期为5—7月。病原菌(芦苇节菱孢)孢子可在林地铺设的砻糠中越冬,通过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经过伤口侵染竹组织。铺设砻糠的林地病害率高于未铺设砻糠的林地;密林中早竹的感病指数比疏林中早竹的高;林缘早竹的感病指数高于林内早竹;早竹秆褐色条斑病在3年生和4年生早竹上发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9.
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2个品种的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Porphyra yezoensis Ueda 03B和03C)分别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探讨了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及恢复方法对冷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条斑紫菜03B丝状体的胶球以15%含水量/h的脱水速率脱水至15%含水量,经过冷冻保存并在培养基中暗恢复24 h后,丝状体的存活率可达82.4%.而含条斑紫菜03C丝状体的胶球在以7.5%含水量/h的脱水速率脱水至25%含水量后直接培养时,丝状体的冷冻保存存活率最高,为80.9%.与常规的两步法相比,包埋脱水法可大大简化操作程序,并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是冷冻保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坛紫菜转鲎素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坛紫菜为材料,利用电穿孔法将构建的含有鲎素基因tachyplesin I 的同源重组表达载体pSV40-HR-MAR-tachyplesin I 导入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并通过PCR、Sou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导入后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以坛紫菜18S rDNA的460、1 200 bp的序列作为外源基因3'端和5'端同源重组序列,同时以家蚕的MARs序列作为增强表达序列的同源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后,鲎素基因tachyplesin I 能整合到坛紫菜叶状体体细胞内.通过Northern点杂交检测的结果表明,鲎素基因能在坛紫菜体细胞内瞬时表达.本研究构建的鲎素基因同源重组表达载体可用于相关大型海藻的转基因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