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差不多     
正鼠哥哥欢欢和鼠弟弟乐乐一蹦一跳地进了家门。"哎呀,你们俩终于回来了!考得怎么样呀?"鼠妈妈焦急万分地询问。"都挺好的,您就放心吧!"欢欢安慰道。"那究竟考了多少分呀?""语文数学各得90分,都是优秀。"欢欢响亮地回答。"嗯。那乐乐你呢?""我……我……哎呀,别问了,我和哥哥差不  相似文献   
182.
王辉斌教授的《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是其计划中的“唐代诗人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曲”分别为:《孟浩然研究》、《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其间,他还出版了与“三部曲”关系密切的《唐代诗人婚姻研究》。这四部著作与《唐代诗人探赜》一道,共同构成了王辉斌先生唐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唐代诗人探赜》一书的体系性很强。从内容上来看,本书与前“三部曲”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前“三部曲”主要是对盛唐三位大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的研究考索,而《唐代诗人探赜》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对整个唐…  相似文献   
183.
李华栋 《科技资讯》2006,(9):151-151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较少,现存的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如《房兵曹胡马》以”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写马,《画鹰》以“何当击凡乌,毛血洒平芜”写鹰,都有不可一世之概。《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随着杜甫渐渐深入到苦难的现实,他的诗也变得沉重起来。但早期诗歌那种气势壮阔的特点,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184.
本文主要取文化学视角,以文化符号“兰蕙”剖析李白、杜甫有关诗文内涵,揭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李白诗文的兰(蕙)即屈原首创的君子人格形象,它主要是审美的、自我欣赏的,具有芬芳、雅洁、孤高的品格,是李白独立人格的象征;杜甫的兰(蕙)则主要体现功利与重生,用以调节仕途中的人际关系而求闻达,因而具有复杂、随机、以之为用的特点。 文化符号“兰蕙”客观表明:长江(楚)文化孕育了道家的李白,黄河(齐鲁)文化玉成了儒家的杜甫──虽然李白难免儒、法思想的影响,杜甫亦为道家思想所吸引。因此,大河(长江、黄河)“农”文化所塑造的主要民族品格,诸如执着、热烈、坚毅、锐敏、质朴等,以及知识分子的盲目乐观和依附性,均不难在他们身上发现──李白偏于开放灵动,杜甫偏于内向严峻。李杜犹如中华“农”文化之树的同根两干,并峙辉映,俯仰天地,共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85.
林柏彝《射鹰楼诗话》谓:“昆山顾先生亭林古近体诗,沈着雄厚,深得杜骨,其诗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本朝诗家之开山。余最喜其《海上》七律四诗,云……。四诗无限悲浑,故独超千古,直接老杜。”顾炎武不仅在《赠邬处士继思》中说:“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相似文献   
186.
李白杜甫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第一,天才加勤奋是基础;多种思想兼收互补,以儒家思想为主是其重要因素;强烈持久的爱国主义激情则是其根本原因;长期的漫游和漂泊是其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7.
唐代诗人杜甫在近体诗中常常以复句构成对仗,语式工整,法度谨严而又变化灵活,有效地增强了诗歌旋律的流动感,拓展了诗句的表达空间,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88.
朝鲜高丽时期,随着汉文学的进一步普及,杜诗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大方面都成为了高丽文人学诗写诗的重要典范,高丽文人学杜诗不仅学其精湛的诗艺法度,而且还注重考究其审美把握和营造意象的门径,从而,各种版本的杜甫诗集和注疏杜诗的工作应运而生,在这种氛围中,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艺术手法影响了整整一代高丽人。  相似文献   
189.
唐诗,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盛唐之诗则为峰上的奇葩,李白、杜甫即是照耀这高峰的两个璀璨的星座,正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相似文献   
190.
千家注杜,都只是围绕一个”儒”字,对杜诗中的道释意蕴几乎视而不见。尽管杜甫一生频繁出入道释,但儒学始终都占据着杜甫灵魂的主导地位。道释在杜甫的心灵坐标中总是若隐若现,无足轻重,且无论悟道与否,杜甫的修道学佛不但无损于其“诗圣”的伟大形象,反而更显示了“诗圣”的难得、可贵,所以我们无需回避杜甫身上的道释痕迹,一个儒道释的杜甫形象应该更全面丰富,也更真实可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