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2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9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0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光达院士与合作者近期在Phys.Rev.Lett.(98,149103(2007))发表了题为“Chlral Suppression of Scalar Glueball Decay ”的论文,这是赵光达院士领导的学术团队2006年底以来在PRL上发表的第3篇论文。该论文的3位作者中有2位是赵光达院士作为负责人的“QCD与强子物理”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成员。粒子物理领域在PRL发表论文极为困难。每期PRL发表的粒子物理方面的论文一般只有2~3篇,而且又绝大多数为大型实验组的实验论文。  相似文献   
12.
高产架豆王一号是安阳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白莲豆新品种。2005年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多点试种,表现早熟性强,耐低温、抗病、高产、商品性好,适应春秋露地栽培及春季大、小拱棚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1):60-60
宜昌楠是华中地区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是樟科楠属常绿乔木植物。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于1985年从湖北乡土树种野生宜昌楠开始选育,经过近20年的培育筛选出的楠属园林栽培新树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在长江大学的具体指导下,荆州市森生苗木研究所大力开展了宜昌楠配套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学术动态》2008,(1):47-48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周雪平教授担任主席的第6届“杭州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6th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Pathology and Biotechnology)于2007年5月31日-6月3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实到注册代表102名,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07,(9):46-47
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以雄厚的创制新药研发的技术储备优势,积极运用新药技术转移的多种方式,探索由向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单一的服务,逐步拓展并形成了鼓励企业早期介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联合开发、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等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9-49
针对国家对水环境管理和监督监测的迫切需求,提升我国环境管理的水平,用适合中国环境条件的国产仪器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为国民经济开拓市场,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集成设备研制”的课题研究(编号:2002AA601330),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参加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华东师范大学;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广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吉林欧伊尔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捷安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协作。课题负责人:杨秀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7-57
木薯是我国初具产业化规模、加工技术比较成熟、经济可行的热带淀粉和生物质能作物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我国木薯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主力军之一,从1959年开始研究推广木薯。1998年至今,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哥伦比亚、巴西、泰国、越南、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期,获得我国“948”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成果转化”、“南亚热作专项”和国家“科技扶贫”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在宜宾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了统计,从登记的总数、成果的来源、成果的类别、成果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凹耳蛙     
1972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安徽黄山温泉景区的桃花溪边,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两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教授和吴贯夫教授正在专心聆听周围各种动物的叫声。突然,一种尖而细、由低到高的单音节“滋”声穿透其他所有动物的鸣声,钻进他们的耳朵。那是他们从未听过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事寻找逝去的恐龙,他们深入到戈壁荒漠。狂风,暴晒,缺水,断粮,在远离火烟的科考营地.任何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困难都会遇到.科考队员的生活就是这样刺激和危险,时时都会遇到挑战。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你能想象得到吗?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去感受一下在戈壁荒漠上的野外科考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