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Dabco作为高活性配体促进钯催化卤代芳烃与亚磷酸二乙酯合成芳基膦酸酯的反应.在110~115℃下,以Pd(OAc)2为催化剂,Dabco为配体,K2CO3为碱,丙酮为溶剂的优良反应体系下,生成芳基膦酸酯,净产率可达88%.本体系尤其对芳杂环膦酸酯的合成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2.
利用1H-1,2,4-三氮唑-1-丙酸与邻苯二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非对称双杂环化合物2-[2-(1H-1,2,4-三氮唑-1-基)乙基]-1H-苯并咪唑的水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晶胞参数为:a=2.873 55(13)nm,b=0.766 68(3)nm,c=1.011 59(4)nm,β=90°,V=2.228 62(15)nm3,Z=4。双杂环分子在固态时采用对位交叉构象,相应的C7—C8—C9—N3扭转角为174.30(19)°。苯并咪唑环上的两个N原子都参与了N—H…N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将相邻的双杂环化合物分子连接成一维超分子链,两条一维链通过与结晶水分子间的O—H…N氢键作用进一步构筑成一维超分子管道。  相似文献   
73.
合成了两个以含氮杂环芳基羧酸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H3OH)2(H2O)2](1)和[Co(L)2(H2O)4]·2H2O(2)(HL=4-(1-四氮唑基)苯甲酸),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金属离子均采取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但对相同配体的不同配位原子具有配位选择性:在1中,与Mn(Ⅰ)配位的是羧基上的氧原子,而在2中,与Co(Ⅱ)配位的是四氮唑基上的氮原子.另外,配合物1和2均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单核结构单元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74.
用醇作溶剂、微量的浓硫酸作催化剂,稠合双环氮杂环丙烷衍生物可发生区域选择性氮杂环开环反应.在该反应中,醇既是溶剂又是亲核试剂.所合成的新开环产物的结构都通过IR, 1HNMR, 13CNMR, EIMS和元素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利用新戊二醇及三氯氧磷合成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内酰氯的高效实用方法进行了研究,降低了合成所需的成本,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对合成的磷酸酯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6.
1991年,Arduengo等分离出第一个稳定的N杂环卡宾——咪唑-2-碳烯,之后,N杂环卡宾化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种催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N杂环卡宾在催化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如催化安息香缩合反应、Stetter反应、a3-d3极性反转反应、开环反应、酯基交换反应、开环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77.
含杂环的共聚芳香族聚酰胺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带杂环结构的二胺为第三单体,低温溶液聚合自制了含杂环的共聚芳香族聚酰胺.杂环结构的引入使得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用热失重的方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不同气氛下对杂环共聚芳香族聚酰胺进行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并使用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分析了分解产物,运用Friedman和Kissinger两种方法计算分解动力学参数.热失重-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显示分解产物主要是C,N,H等氧化物,Friedman和Kissinger两种方法算得分解活化能在第二失重峰处分别为321.7和316.5 kJ/mol,在第三失重峰处分别为185.1和179.3 kJ/mol.  相似文献   
78.
以廉价、易得的芳(杂环)甲醛、取代肼及羟胺等为原料,合成了9种N,N-、N,O-、N,S-腙及肟配体,并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应用到了钯催化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中,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以腙为配体的钯催化系统Pd(OAc)2/2-噻吩甲醛苯腙(4b)/K3PO4/DMSO。将该系统用于催化苯硼酸与芳溴的交叉偶联反应中,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收率。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在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二茂铁基氮杂环丙醇手性配体中,由于其中的一个手性中心即氮杂环上带甲基的碳的构型的不同引起的其对二乙基锌与苯甲醛的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效率和不对称诱导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氮杂环上带甲基的碳上的手性中心对对映选择性影响很大,但对产物的绝对构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0.
采用HF/6-31G(d)//CPHF/6-31G(d)方法研究了含氮和硼掺杂的六元环非线性光学化合物的优化结构、第一超极化率和其它物理性质.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和讨论了推/吸电子基团的取代位置和极化率对体系的超极化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