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5篇 |
教育与普及 | 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108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从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水稻区试会上传出喜讯:2008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地区10个省中籼筛选试验入选进入区试的21个组合中,安徽占据7个,占33.3%。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水平继续在国内保持明显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74.
石萌萌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27):9-9
9月17日,《中国科学报》发表“拿什么拯救杂交水稻”报道文章,指出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杂交水稻发展面临新的考验。该文发表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及各大媒体转载。 相似文献
75.
76.
77.
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途径,于2009年培育出具有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2011年培育成功偏籼和偏粳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2013年在广西马山和上林进行10亩以上作连晚栽培示范,无论单产、抗倒力、抗病性均已超越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稻。 相似文献
78.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3
太空漫步、蛟龙潜海、超级计算机、铁基超导、高速铁路、超级杂交稻、基因测序等一大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将进一步实施,科技创新活力将迸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79.
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60%以上,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引导农民掌握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是进一步提高产量,加快推广杂交水稻种植的有效途径。下面具体谈谈杂交水稻栽培的几个关键性技术。 一、播种期及浸种 1.播种期:杂交水稻的播期应根据各地的茬口而定,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播种愈早愈好,一般冬闲田和油菜茬应在4月下旬播种,而麦茬应在5月上旬播种,最迟到5月中旬。 2.浸种:由于杂交水稻颖壳较薄,且颖壳闭合不紧,因而吸水快,浸种时间要比常规水稻短,且不能连续浸种而应采取间歇浸种,或日浸夜露法浸种,即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一段时间后,捞上来晾2~3小时,然后再浸,如此反复;或白 相似文献
80.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种间杂交稻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强热粒和谷粒充灾率好的组合,灌浆初期籽粒中蔗糖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弱势粒和谷粒充实率差的组合结果则相掇;灌浆初期籽粒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Q酶活性以及细胞分裂素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谷粒充实率好的组合高于谷粒充实率差的组合,表明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低是部分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