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90篇
教育与普及   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提出了两种计算三维Euler流场的有效算法:一种是作者提出并发展的三维LU-TVD杂交新格式;另一种是Euler方程空间七点三维强隐式新算法;两种算法都与有限体积离散相结合,而且都引进了高分辨率的机制,它们分别用于高速进气道三种工况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2.
不同品种果蝇及其杂交后代的RAPD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果蝇近交系的建立,用RAPD技术研究了不同品种果蝇及其杂交后代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1)近交作为一种育种方法,只要利用得当,得是大于害的,在畜禽育种的某些条件下还是可以采用的;(2)不同品种或系间有特异性的RAPD带;(3)在近交系与它们的杂交后代间的RAPD带中,多数带为正反交子代与双亲均相同或正反交子代与单亲共有的带,但有些带上亲代与子代间存在着擀和量的差异,在质的差异上出现双亲中没  相似文献   
143.
用有向无环图表示的网格工作流调度问题是一种典型的NP-完全问题,因而,有效的调度算法是必不可少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遗传算法。运用适应度差的染色体与最优个体进行二级优先杂交和变异,不仅保障了种群的多样性,也提高了种群的收敛速度。采用Gridsim工具进行模拟后,证实该算法较标准的遗传算法更适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进一步研究BALB/c突变无毛小鼠突变基因的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杂交F2 代二周龄和二月龄小鼠及突变无毛二周龄小鼠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细胞免疫 (T细胞 -CD3+ 、T细胞亚群 -CD4 + 、CD8+ )和体液免疫 (B细胞 -CD19+ )进行检测 :并且采用ELISA方法对IgG抗体的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二周龄突变稀毛小鼠的CD19+ 、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而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稀毛小鼠的CD4 + /CD8+ 雄性高于雌性 ;突变无毛小鼠的CD19+ 、IgG雄性高于雌性。二月龄F2 代稀毛小鼠的CD8+ 雌性高于雄性 ,F2 代无毛小鼠的CD4 + 雌性高于雄性。二周龄和二月龄F2 代无毛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而体液免疫高于稀毛小鼠。结论突变无毛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稀毛小鼠 ,表明突变小鼠的免疫功能降低。进一步证明了该突变基因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为该小鼠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5.
小麦是数量长日植物,其不同品种对日长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利用在广东冬季补充长光照条件下比自然短光照条件下的提前抽穗促进率,可以间接表示不同杂交组合的感光性强弱。用感光性强弱不等的春小麦亲本配置出的杂交组合,其子代与亲代,下代与上代的感光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如果要选育广适性的感光性弱的品种,最好双亲都选用感光性弱的材料,至少亲本之一的感光性要弱。在短光照条件下,杂种后代感光性不同的类型明显分离,抽穗天数遗传力较高。在F_2代根据抽穗早晚对感光性进行选择就可以得到较可靠的效果。因此,利用在广东冬繁时的短光照条件,可以选择出感光性弱而适应性广的春小麦材料。  相似文献   
146.
147.
香菇单孢杂交,选育出L_9、L_(11)、L_(24)三个菌株,根据其性状分析,拮抗反应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综合判断,证实是杂交新菌株。L_(11)杂交株具有产量高、菇形好的优点,生物学效率保持在75%以上,是适合于木屑、棉籽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8.
以花生DNA为供体,大豆为受体,在大豆自花授粉后,采用液滴法和注射法导入花生DNA,在受体大豆植株后代中获得了多种变异类型。为探讨外源DNA 导入技术的可靠性,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CaMVneo 用同法导入大豆。所收获的种子发芽后培养于一定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中,其中部分植株对卡那霉素表现抗性,可继续生长发育。分株提取这些植株的DNA,以质粒DNA 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供试的14个植株中出现了13个阳性斑。实验结果证明质粒DNA 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获表达,从而间接地证实了授粉后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 的技术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9.
谭健晖 《广西科学》2006,13(3):228-231,235
于2005年7月在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进行杂交松(P inus elliottii×P.car ibaea)扦插繁殖试验,研究缩短杂交松生根时间的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采穗母树设遮光和喷施叶面肥处理,穗条选取未木质化、半木质化、木质化三种,长度分为3~5cm,5~8cm,15cm以上。生根抑制物处理6种:乙酸乙酯、75%酒精、50%酒精、洗洁精、自配处理液和清水,乙酸乙酯、酒精与水的配比为1¨100。每种处理3个重复,株数135株。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穗母树进行遮光及叶面肥处理,可显著缩短插穗生根时间及提高生根成活率,其中生根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5%,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比对照缩短7~13 d。不同插穗生根抑制物处理,可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和生根时间,其中乙酸乙酯和自配处理液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有效,生根成活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2%和32%,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分别缩短6 d和4 d;酒精和洗洁精对杂交松插穗生根无效,生根成活率比对照降低1%~7%。半木质化、未木质化、木质化穗条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分别为36 d、37.3 d和41.7 d,平均生根率分别为44.33%、25.75%和60.33%;插穗长度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生根也有影响,其中以5~8cm最好,3~5cm次之,15cm以上最差。  相似文献   
150.
通过两种类型薏苡杂交,F_2代在植株高度、生育期、果实性状等方面表现了广泛的性状分离,为选育薏苡新品种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本文首次报道了薏苡柱头颜色的遗传表现为两对基因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