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23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驾机集成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实现驾驶仪器与轮机设备的集成监视,控制与管理是当前船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船舶驾驶台和机舱的集成监控与管理,论述了整个监控系统的设计,描述了其中的组成和实现方法,并对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了说明,应用文中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有关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2.
《今日科技》2006,(9):58-59
日本研制出催眠枕头——20分钟让用户安然入睡日本Lofty公司的专家们近日研制出了一种可以用来治疗失眠的神奇枕头。Lofty公司介绍称,这种枕头的长度为63cm,宽47cm,可模仿多种振动模式,包括火车车厢晃动的效果,或是母亲心脏跳动的频率。枕头上安装有定时器,可在枕头运行20分钟后自动切断电源。专家们指出,20分钟足以让用户们安然入睡。据悉,这种催眠枕头的正式名称为"震动枕",其外观与普通枕头并无明显差异,由聚合树脂制成。不过,其内部安装两个可以使用普通电池供电的电磁脉冲装置。欧洲联合研制反劫机驾驶系统自动避高楼英国航空航天系统…  相似文献   
133.
《科技智囊》2003,(11):236-237
20世纪早期的伦敦.驾车只是少数富有的人消遣和娱乐的方式当然,驾驶这种由高噪音发动机驱动的敞篷车,(类似那种无马驾驶的马车)旅行肯定需要配备一些特殊的服装而艾尔弗雷德·登喜路正是提供这种装备的人。  相似文献   
134.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最常用的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被检测信号时间足够长,且准确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心电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首先,按照30s的时长截取短时心电信号序列,利用差分阈值法确定R波位置,根据R-R间期差值大小剔除不合格的噪声样本;然后,计算R-R间期序列的时域/频域特征并与利用ImageNet数据集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的特征相结合;最后,设计了一种随机森林分类器并基于这些特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疲劳驾驶检测上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平均准确率达到91%.因此,相较于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本算法检测所需心电信号更短,且在准确率上具备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5.
提出了一种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实时低能见度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在车载摄像机上运行,驾驶人员可以实时获取能见度信息。首先,通过暗通道先验获得大气透射率分布图,并根据该分布图判断是否处于低能见度天气状况;然后,利用区域增长算法确定大气透射率分布图中的测量带宽,并根据其中透射率的梯度变化来确定能见度测量线;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公路车道线的摄像机实时自动标定方法,根据标定结果及能见度检测基本原理检测出实时的能见度信息并发送给驾驶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低能见度辅助驾驶系统能有效地估计低能见度天气下高速公路的实时能见度。  相似文献   
136.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反光环设置间距效果评估的问题,采用驾驶模拟技术,以微观驾驶行为数据为基础对反光环不同设置间距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选择3 500 m长度的隧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3D光环境技术的隧道驾驶模拟场景。选取33名驾驶经验丰富的被试人员完成驾驶模拟试验。从行为与视觉两个方面选取速度、速度标准差、加速度、加速度标准差、油门功效、瞳孔面积共6项评价指标,构建隧道反光环综合评估体系。从驾驶员的角度量化隧道内不同设置间距反光环的效果,并采用基于可拓学理论的物元评估模型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不同间距的反光环对驾驶员的影响显著不同,反光环设置间距200 m时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稳定性较好,心理舒紧张感较低。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设置300 m、400 m间距的反光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200 m间距的反光环的综合效果较差,因此隧道内设置反光环的最优间距为200 m。研究成果为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在隧道中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7.
出口提示距离和初始速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出口段的交通安全.为了分析二者的不同组合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效应,在设计速度为10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口路段进行了3种出口提示距离(700、500和300 m)与3种初始速度(超速状态110 km/h、达速状态100 km/h和未达速状态90 km/h)组合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实车试验,对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的断面行驶速度、最大减速度、变道初始位置等驾驶行为特征参数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出口提示距离和初始速度均会对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处的断面行驶速度造成显著影响,各种组合下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断面行驶速度比主线设计速度降低8~18km/h;最大减速度受初始速度的影响显著,但是受出口提示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出口提示距离为700 m时达速和超速状态下车辆会出现不同于其他组合条件下的二次减速现象;出口提示距离是影响变道起始位置的关键因素,出口提示距离为300 m时,初始速度能够影响变道起始位置,随出口提示距离增大,初始速度对变道起始位置的影响变得不明显.文中试验结果可以为深入理解高速公路出口驾驶行为变化规律和优化出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允许两辆车驶入的避险车道(TER),将先后驶入制动床的两辆车的停驶位置抽象为相互独立事件,建立了两辆车均能成功驶入避险车道的概率模型.基于仿真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主线为直线时两辆车成功驶入避险车道的概率高于主线为平曲线时;即使主线为直线,制动床宽度为车辆宽度的5倍,两辆车均能成功驶入制动床的概率也不超过15%,这说明仅通过拓宽制动床宽度而不设置满足长度要求的引道,仍不能保证第二辆车成功驶入制动床.  相似文献   
139.
依托上海自然驾驶实验数据,提取高速公路出口区的交通流特性数据和驾驶行为样本.以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出口为例,考虑不同道路交通环境和出匝换道路径因素,基于比例优势模型构建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生成换道风险图谱,解析高速公路出口区换道风险分布特征,为车流控制管理提供理论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0.
绿色驾驶是可以使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节油减排的一系列驾驶措施。为了研究绿色驾驶的行为特征,建立了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并以北京北三环某路段作为仿真场景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利用该仿真模型,研究纵向驾驶行为和横向驾驶行为对交通运行、能源消耗以及尾气排放产生的影响。构建了绿色驾驶行为判别标准,并通过预测得到绿色驾驶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缓慢加速、保持车速稳定、将车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以及保持较大的安全间距是符合中国道路特性的绿色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