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陈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4,(15):213-2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他们的子女就读于当地的学校,便有了民工子女。近几年,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外来打工子女也随之不断增多。该文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群体独特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中存在公共经费投资力度不够、政府投资主体重心过低,投资责任含糊等问题,因此需构建我国中央、省、市、(区)县四级政府共同分担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杨启红 《科技资讯》2011,(26):241-241
本文旨在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通过对当今外来民工子女们学业不良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争取找到切实可行的补救方略,这也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教育暴露的新薄弱环节作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强调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具有同等的基本权利,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这一基本理念为体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即体育全纳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树立全纳教育意识,树立体育全纳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价值观和课程观,注重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权利和容纳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田子 《世界博览》2012,(22):60-61
知名主持人的性侵犯丑闻,让民众对BBC的信任度从2/3转为1/3。 BBC(英国广播公司)这次麻烦大了。 10月初,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播放了一部纪录片《萨维尔的另一面》.揭露BBC已故著名主持人萨维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多名女JI生的性侵犯行为,其中包括未成年女性。英国社会各界一时轰动,对BBC更是一边倒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6.
阿布 《世界博览》2013,(23):34-39
当人们被一个又一个少年变身千万富翁的故事击中时,常常忘了这样一件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市29中的27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1)进城农民工子女总体学校适应性不高;(2)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的行事效率和人际疏离维度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3)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各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4)经过访谈发现,被试渴求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表哥今年已18岁,但很不成器,好逸恶劳,经常与不良青年交往。舅舅、舅妈每当教育他好好做人、学点真本事时,他就恶语相加,甚至还动手打父母。舅舅、舅妈在教育表哥的这件事上已无计可施。在伤心至极的同时.对他也彻底绝望了。舅舅、舅妈担心表哥会做出违法犯罪之事而牵连自己。故想诉请法院判决断绝与儿子的关系。请问.这可以吗?  相似文献   
19.
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92名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除父因子1(温暖理解)外,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其它因子与社会支持在学习适应性上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高社会支持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侵权法的研究领域中,从保护的主体上看,目前学者们研究的范围似乎都在围绕未成年学生的保护等方面.作为普通的民事关系参与者,高校教师的权益也应受到应有的保护.因为在现代商业社会,由于对高校教师个人信息的随意披露和不当使用,高校教师不堪其扰,人身和精神乃至财产权利都受到很大的侵害或威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受到尊重,而且要在法律法规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