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河南科技》2007,(6):42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2.
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教育;不仅是个人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教育,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高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调查,对于现代大学生在礼仪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论证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开设社交礼仪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转变大学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是提升大学生文明修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
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相印证的方法,追述了汉唐之际中日两国频繁的服饰文化交流,指出中国的服饰在饰品、织物、服装样式、服饰制度等方面对日本服饰乃至政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何占周 《科技信息》2011,(13):590-590,575
在中职学校里,加强对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此,要求我们必须要端正对礼仪教育的认识;遵循"知行统一"的原则;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育为载体,做到四个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6.
诞生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人生礼仪的开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地处红山文化腹地的冀东丰润区老百姓力求保护新生儿生命的巫术行为和仪式是基于民众心意,民俗中对灵魂、灵物、福祉等象征物的信仰与崇拜。通过调查和解读冀东地区诞生礼仪的服饰民俗可以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7.
文化播报     
中国形象,青年使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2011年11月6日晚,由外交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决赛暨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十周年庆典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交学院等全国多所重点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出席大赛并致辞。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  相似文献   
88.
论述了服装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指出了服装结构形式的产生,是人们对服装形态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先有构想的服装形态,才会有相对应的结构形式,并指出构想的服装形态是由服饰观念来决定,由此而推断传统的服饰观是传统服装裁剪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9.
狂欢化的世界感受植根于欧洲文明的深处,折射出欧洲文明的一种精神特质。它从不曾消失,仍然对僵化和凝固的制度和思维起着很强的解构作用。狂欢化的文本——《看不见的人》中设定了狂欢节上的一系列礼仪形式,也因此,《看不见的人》获得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本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发掘这部黑人小说的独特魅力,也借此一窥黑人生活的苦难和渴望。  相似文献   
90.
《世界知识》2011,(23):70-70
2011年11月6日晚,由外交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决赛暨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十周年庆典在钓鱼台大酒店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交学院等全国多所重点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