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桂森  孟祥国 《科技信息》2009,(16):131-131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大学生求职时,人力资源主管很可能一见面就能决定你的去与留,而且不一定要在面试时,在单位通知你去面试时你就必须注意。这就是礼仪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谈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其本质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形态,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状况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同,民族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基本特色有4个方面:一是女士优先,二是尊重隐私,三是表露坦率,四是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53.
目前在大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道德理论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增加大学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把道德教育落实到大学生行为规范上,特别是礼仪规范上。  相似文献   
54.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产生、构成和演变的3种形态以及应用与体现出的3种独特的表现特征中揭示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从坚持传统、吸收外来文化和转变观念、发展科技4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从西藏民居的基本布局与住房分配、民居装饰、民居修建与礼仪以及民居的类型四个方面论述了西藏传统居住习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在论述过程中,借助西藏古今居住习俗的实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对西藏传统的居住习俗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瑛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4):125-127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相当严重,必须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要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57.
陈晓霞 《科技信息》2006,(10):380-381
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性情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加强礼仪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8.
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祭祀礼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制度。社稷礼仪制度的本质是古代农业民族的信仰理想的折射和统治者强化国土观念,是崇本重农观念的仪式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9.
孙金玲 《科技资讯》2006,(20):172-172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发展于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利用沿袭下来的某些习惯,加以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仪,并以此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0.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把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结合起来,寓礼仪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阵地建设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以自我教育为主,自评互评结合,及时表彰鼓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