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中引入有机硅氧烷单体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木器涂料的耐水、耐溶剂等涂膜性能.探讨了树脂配方中丙烯酸酯类单体、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以及树脂酸值、羟基含量、玻璃化温度、中和度等参数对涂料双组分相容性、干燥性能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成配方中选择较高活性的丙烯酸羟乙酯单体和阻碍性的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单体,选择酸值在35~50mg/g(以KOH含量计)之间、羟基含量在3.5%左右、玻璃化温度在25℃左右并配合60%左右的中和度,所合成的树脂配制成的木器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水和耐溶剂性,其干燥及胶化时间均达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各聚合条件、有机硅和聚合物浓度等对硅丙微乳液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SDS/TMS=4∶1,反应温度65~75℃,电解质用量0 3g时有利于合成平均粒径40~80nm,分布均匀(分散系数<0 2),固质量分数高达35%的硅丙微乳液.TEM,BI-200SMGoniometer观察和测试了乳胶粒形态、大小及分布,FTIR谱图分析表明反应生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相似文献   
73.
由α,ω二氨基烷氧基聚硅氧烷及α,ω二氨基烷基聚硅氧烷与对苯醌反应,合成了两类溶解性良好的新型含硅醌胺聚合物,它们与氯磺化聚乙烯、环氧树脂共混固化后获得吸水率低,抗盐水性优良的防水、防锈涂膜.  相似文献   
74.
75.
新型有机桥基梯形聚乙烯基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逐步偶联聚合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反应性侧基的梯形聚有机硅氧烷。此合成方 法采用N,N′二(1,1-二甲基-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M)为模板,将具有三官能团 的有机硅单体联结成梯形模板单元,然后在N—H…O〖FY=,1〗C型氢键作用下水解缩合,得 到一种具有高规整性的梯形聚硅氧烷。通过XRD和29Si-NMR,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和结 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规整的梯形结构。上述含有反应性侧基的梯形聚有 机硅氧烷可以作为潜体进一步制备其它功能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76.
有机硅耐高温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两种通用牌号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制备出一种能耐700℃的高温涂料,并对低熔点玻璃粉、滑石粉、铝粉和硅烷偶联剂在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试验发现,有机硅树脂、低熔点玻璃粉、铝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质量分别为30~50g、20~30g、1.5~6.0g、10g和1.5g时涂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Ni(dpm)2Cl2-CuCl(dpm为Ph2PCH2PPh2)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聚氢甲基硅氧烷(PHMS)硅氢加成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Ni-Cu催化体系对MMA与PHMS的硅氢加成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硅氢化接枝率可达到50%,在硅氢加成反应的同时伴随着MMA的热聚合反应发生,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接枝率相应增高,MMA的热聚合则相应减少;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MMA的热聚合也随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8.
以三乙胺为催化剂,六氟丙烯三聚体和羟基硅油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硅-氟化合物并通过FTIR、核磁共振光谱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应用效果测试.研究发现,当整理液中有机硅-氟化合物的含量为15g/L时,经其整理液整理后棉织物的拒水分数可以达到90分,拒油级别能达到4级,织物柔软性能达到5分等.  相似文献   
79.
制备了耐高温低膨胀聚甲氧基有机硅(PMOS)/莫来石杂化材料。FT-IR 与 XRD 测试表明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 PMOS 基体逐渐降解,而莫来石晶体则随温度的升高而稍有生长;TG 测试表明材料在800 ℃高温处理后仍有 93.4% 的质量残留;SEM 显示莫来石均匀分散在 PMOS 基体中;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先减小后增大,800 ℃热处理后材料的冲击强度为924 J/m2;材料的膨胀系数很低,且随莫来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聚甲氧基有机硅/莫来石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与低热膨胀性能。  相似文献   
80.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得高性能防水透湿织物涂层剂,用聚四氢呋喃醚、聚乙二醇、α,ω-二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混合软段,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扩连剂,1,4-丁二醇为硬段调节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WSPU).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其化学组成;通过差热扫描量热仪、透射电镜、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等研究了WSPU膜的微观结构;通过静态拉伸试验考察了WSPU膜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改性后膜内部微相分离结构更明显,自由体积空洞变大,致使其透湿性能提高,涂层织物最大透湿量达2 130.1g.(m2.d)-1.此研究具有工业化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