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6、长7和长9段暗色泥岩为例,利用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转化率、热解有机质相对生烃量(IHC=S1/w(TOC),%)的关系,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湖相有效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热解S1和氯仿沥青"A"含量代表烃源岩中的已生烃量,在不排烃情况下,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大,当其减小时则表明有烃类的排出.代表有机质相对生烃量的热解参数IHC和沥青转化率(w(A)/w(TOC),%)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开始降低的转折部位对应的有机碳含量即为有效烃源岩的下限值,研究区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1.1%,相应的热解S1+S2下限值为2.2 mg/g,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下限值为0.03%,总烃质量分数下限值为150×10-6.该下限值主要适合于研究区湖相有效烃源岩的识别,不同含油气盆地不同层段的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应根据相应的分析数据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2.
两种用法都可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使用问题,我的看法是:1.这两类用法都是可以的,虽然我国规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近期审定公布的原子量数据仍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  相似文献   
103.
上海新华医院发展了~(15)N同位素示踪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新方法,此法灵敏、无损、无放射性,但是~(15)N原子丰度的测定是由昂贵的质谱仪来进行。目前医院中很难使用这类大型精密仪器来作测量。N-130Ⅱ型~(15)N同位素光谱分析仪首次替代质谱仪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这一新的测试手段获得了成功。文章介绍了测量方法,光谱仪器,并且给出了实测结果。以质谱值作为标准,光谱法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光谱仪较质谱仪大大便宜。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海底热水流体富集元素P, Cu, Zn, Ni和Ba等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的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 热水流体富集元素明显在相关层段不仅与TOC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还和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层段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也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部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以及绝大部分下马岭组有薄层状硅质岩出现, 随之TOC和与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微量元素也逐渐增大, 暗示部分层位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 另外, Al/(Al+Fe+Mn)值常常随着海底热水流体活动对沉积物形成的贡献的增大, 比值随之减小, 而Fe/Ti比值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5.
在自然界中的铀存在3种天然的放射性核素~(234)U,~(235)U及~(238)U.曾有工作报道了铀的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的测量数据,198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AWIA)对发表的数据做了编评,给出了编评结果.铀同位素丰度,~(234)U:0.000055(5);~(235)U:0.007200(12);~(238)U:0.992745(60),铀原子量(参见文献[2]),A_r(U)=238.0289(1).括号内数字表示数据末一位或二位的不确定度.这些结果没有中国地区铀同位素丰度的数据.本工作从中国陆地采集了一些铀矿样品,利用热电离同位素质谱测量方法,完成了测量,得到铀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有孔虫的生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下第三系各盆地间有也虫化石的分布具有纵向上的不等是性,盆地内具有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并且孔虫的分工和丰度较小,壳体微小,形态强烈变异,与广盐性陆相生物共生。对盐度地化指标的分析表明,有孔虫石仅出现于高盐度沉积时期而不最大水进期。  相似文献   
107.
气体离心机单纯轴向流型下的基本全分离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推导并求解双组分同位素单位摩尔质量差任意丰度的气体离心机平均径向法丰度方程,得到任意丰度下基本全分离系数的表示式。假设流场为单纯轴向流型,求解出流场解析解,该解适合任意量纲一参量A2值。算例给出了任意A2值下的单纯轴向流型流场的一些流动特性,如速度、轴向质量通量及流型效率的分布。并在此流场模型下讨论了一些参量对基本全分离系数γ0的影响,γ0随供料量F增加而减小,随气体密度和扩散系数的乘积的增加而增大,在A2为5~6时存在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8.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west region of the Reserved Area of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 the same as that of China Pioneer Area. They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of topography and nodule distribution. To research and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factors of nodule distribution can hel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ological model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lymetallic nodule resource. From the year of 1991 till 2000 COMRA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carried out phase 1 and 2 of the exploration and resource assessment project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China Pioneer Area. The features of topography and geolo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ntrol factors have been clearly understo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and types and spatial features of abundance and grade of nodules resulted from several factors, the tectonic features (volcanism and faulting)and seafloor topograph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ological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相似文献   
109.
南海晚第四纪上升流区海水上层水体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南海东、西两侧两个柱状样(17928,17954)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采用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计算得到两区近200ka来表层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的变化历史。吕宋岛西北部(17928柱状样),冰期表层海水低温、浅温跃层;南海西部(17954柱状样)却在间冰期时出现表层海水低温、浅温跃层的状况。两区温度、温跃层的这种变化为上升流所致,而上升流的强、弱变化又与东亚季风的演化相联系。根据现代东亚冬、夏季风分别在东、西两侧引起上升流的规律,可推断冰期时冬季风加强,间冰期时夏季风加强。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通过对湖南济阳七宝山铜——多金属典型矿床,Cu、Pb、Zn等九个主要指示元素的原(次)生晕特征、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结合勘探资料综合对比,找出了它们与矿区构造、矿(岩)体间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