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0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5,32(2):52-53
3月2日,法国著名的发动机制造商斯奈克玛公司宣布,欧洲空间局的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利用该公司研制提供的新型推进系统作为动力装置,在经过17个月漫长的太空旅程之后,日前终于进入了最终的绕月轨道运行,并按程序规定陆续开展对月球的各项探测工作和肩负的各种科学试验。由于该探测器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因而其飞行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2.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83.
从1962年开始,中国探月事业已走过40多年的艰难历程。上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国际天文学者命名为“万户”。  相似文献   
84.
地球上的人类千千万万,姓名也有千千万万,他们留名于各种载体中:图书、报刊、家谱、户籍、档案,名册、碑刻以及大量的电子产品等,如汪洋大海.(相对而言)除少数得以青史流传外,有的则任其自行沉浮.唯独在天地之间还有铭记人类人名之处,那就是天体上的地球人的命名.  相似文献   
85.
自伽俐略以来 ,望远镜一直瞄准着月球 ,宇宙飞船也已靠近它沿着其轨道飞行 ,而且有人还登陆过月球 ,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样品 (土壤和岩石 )。于是乎 ,除了地球 ,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了。事实果真如此 ?“那是一个幻想。”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尔·皮特尔斯 (Carl啨Pieters)如是说。“我们正在月球的背后进行探测———已经采集到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数据 ,但是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估。”尽管已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但是关于月球的构成、其表面最初受到巨大碰撞的情况以及它的化学构…  相似文献   
86.
月球从地球偷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数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阳的作用稍小一点),潮汐的秘密是这样的: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的引力牵引作用,面对月亮的那一面就出现高潮,这恐怕  相似文献   
87.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6,(9):15-15,42
现在,欧洲人也可以宣称他们到过月球了。今年9月3日清晨(中欧夏时制早上7点41分),欧洲宇航局(ESA)的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将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撞痕,并以此完成其探月使命:  相似文献   
88.
89.
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及铀等目前所用能源日益枯竭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加利莫夫日前发表评论说,目前人类应该着手开发月球上储量丰富的氦-3,作为替代能源。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2—3艘载重10吨的宇宙飞船,即可从月球上运回大量氦-3,供全人类作为  相似文献   
90.
《科学世界》2003,(2):14-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