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烟束曲霉HLS-6的筛选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某下水道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对重金属Cr(Ⅵ)吸附效率高的菌株--烟束曲霉HLS-6,考察了pH值、温度和Cr(Ⅵ)初始质量浓度对HLS-6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1~2、温度为25~30℃时,吸附率高达96.7%;Cr(Ⅵ)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吸附容量增大,但吸附率减小: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9.42和91.7mg/L时,HLS-6在48h内对Cr(Ⅵ)的吸附率分别为100%和50.8%,吸附容量分别为4.9和23.3 mg/g;吸附菌在菌龄为3~5 d时对Cr(Ⅵ)的吸附率最大.  相似文献   
92.
曲霉在酿酒工业上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麸曲白酒生产.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白曲霉一级种培养基中的FeSO4、蔗糖、豆汁浓度及柠檬酸四种成分对白曲霉糖化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一组适宜白曲霉一级种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93.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发酵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粮食加工副产物为原料,经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后制备了高酶活的饲用复合酶制剂。培养基配比为麦麸豆粕米糠= 271。30 ℃培养46 h 后, 每克干物质中含有糖化酶2 050 U, 纤维素酶3 760 U,蛋白酶7 340 U,果胶酶331 U。  相似文献   
94.
红曲霉产生Monacoclin K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米粉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培养不同红央霉菌株,其产生红曲色素和Monacolin K所需最适培养不同。用发酵滤液在229nm,237nm和247nm可测得3个特征悸紫外吸收峰。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发酵粗提液里即可测得MonacolinK。  相似文献   
95.
96.
用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测定新癀片半成品中5种污染霉菌孢子的热致死温时,结果表明短柄曲霉(Aspergillus brevipes)8 201菌株的耐热性最强。以湿热法和干热法灭菌的热致死温时分别为60℃/30min和80℃/100min,通过加热灭菌效果的统计学推算,建立新癀片的科学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97.
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8.
以米曲霉C-2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后,利用透明圈初筛,再分别以农业废弃物1%蔗渣-1%麸皮复合物、2%蔗渣、2%碱提蔗渣半纤维素和2%纤维素溶剂分馏法(CSLF)提取的蔗渣半纤维素为碳源摇瓶复筛,得到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米曲霉菌株A73.结果表明:米曲霉A73在上述碳源培养基中,产木聚糖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81...  相似文献   
99.
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阿魏酸酯酶活力较高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初步鉴定其为曲霉.通过单因素轮换法,对其液态发酵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查氏培养基中,以质量体积比为6%的麦麸为碳源,质量体积比为5%的硝酸钠为氮源,在30℃下发酵培养6 d后,其酶活力最高可达16.33 μkat·L-1.  相似文献   
100.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5-氟尿嘧啶对其原生质体复合诱变处理,得到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ZL307.试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150s,以0.3mg/mL的5-氟尿嘧啶处理15min后,γ-氨基丁酸的产量可高达491.1mg/L.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量提高了60%,且高产遗传特性经10次传代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