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择了8种影响因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产蛋白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培养温度、初始pH和料水比.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研究了其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菌株产蛋白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22℃,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0.8.优化后,酶活提高了38.3%.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和活力,分别考查了碳源、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浓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种类对Aspergillus oryzaeHN3042和Aspergillus niger CICC2377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影响,并研究了两个亲本原生质体的非对称灭活参数.确定了亲本原生质体的适宜制备参数.结果表明,以MPY液体培养基为菌丝培养基、0.7mol/L NaCl复合0.4mol/L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高渗豆汁固体培养基为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有30%以上的再生率.通过非对称灭活曲线确定Aspergillus oryzae HN3042原生质体于15W紫光灯垂直距离13cm处照射15min,Aspergillus niger CICC2377原生质体于65℃水浴10min,可使亲本原生质体临界失活.  相似文献   
33.
刘运龙 《广西科学》2010,17(3):244-246
将赭曲霉毒素A(OA)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结果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高达1∶21万。建立的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下限为0.05ng/ml,线性范围0.05~51.2ng/ml,OA添加到玉米粉中的样品回收率达到94.8%。  相似文献   
34.
以紫色红曲霉S1为出发菌株进行微波诱变,筛选出产红曲色素能力最高的突变株紫色红曲霉S1-29,其红曲色素值达3 240 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7%.针对菌株S1-29固态发酵培养产红曲色素的条件进行优化,添加不同的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研究添加物对产红曲色素能力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在大米基质中添加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和磷酸氢二钾,使其质量分数分别为4%,6%,0.4%和0.3%,32 ℃培养11 d,菌株S1-29红曲色素值达到4 003 U/g,比优化前提高23.55%.  相似文献   
35.
以红曲霉M1分别发酵大米和糙米,比较其代谢产物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初步研究了Monacolin K标准品、红曲糙米及红曲大米乙醇提取物对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在MBR乙醇提取物中,可检测到MK的酸式构型,MK含量约为MR乙醇提取物的13倍. 经红曲霉M1发酵后,MBR中γ-氨基丁酸-GABA-质量浓度达到298mg/g,是MR乙醇提取物的31倍. MBR中桔霉素质量浓度低于MR. MK标准品、MBR及MR乙醇提取物均对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MK质量浓度在3~50 μg/mL,三者抑制S180小鼠腹水瘤细胞增殖效应随MK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MK含量相同的条件下,MR和MBR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MK标准品-P<001- .  相似文献   
36.
以红曲霉ZL307为出发菌株,利用氦-氖(He-Ne)激光对其单孢子悬液进行诱变育种.通过计算存活率和正突变率,确定激光诱变育种的处理条件为电流强度20mA,照射时间50min.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进行复筛,选育出突变株红曲霉ZZ307.相对于出发菌株,实验不仅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而且产色素色价达到100.39U/mL(提高了34%),色价达到峰值时间提前1d.进行10代遗传稳定性实验,突变菌株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甘薯曲霉AS3.324固态制麸曲、固态酒精发酵和固态醋酸发酵生产工艺,对在甘薯曲霉AS3.324食醋酿造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试(曲盘曲)糖化酶活力达到897.1 u/g,生产用麸曲(发酵架曲)平均糖化力达到1 035.55 u/g,多批次食醋发酵结果其主料出醋率平均达到7.9 kg/kg(HAC 3.5%).  相似文献   
38.
对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产洛伐他汀过程中胞内外有机酸浓度进行测定,发现菌形对发酵过程胞内外有机酸浓度和洛伐他汀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球状菌比丝状菌更有利于洛伐他汀的合成,并且球状菌的胞内有机酸浓度普遍高于丝状菌.通过把有机酸与产素关联,发现在高产批次中胞内柠檬酸,a-酮戊二酸以及丙二酸大量积累,并且在产素期维持三羧酸循环的低通量能促进洛伐他汀高产.  相似文献   
39.
对肉色曲霉产碱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2,NH4NO3 0.5,玉米粉1,糊精1,柠檬酸钠0.1,K2HPO4 0.5,FeSO4 0.006,大豆油0.6,吐温-800.5mL,pH 9.0.最适产酶温度为28℃,产酶高峰出现在96小时,最佳装液量为35mL,碱性脂肪酶菌株的酶活可达9.3U/mL.脂肪酶的最适作用pH为9.0,最适作用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40.
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FYS-9,其发酵可将京尼平苷转化为京尼平。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孢子和菌丝显微观察及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以FYS-9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得到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突变株70C-3,该突变株发酵产酶平均酶活力达到36.15IU/mL,比FYS-9提高39.4%。对突变株70C-3发酵转化京尼平苷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京尼平苷添加量1.5%,30℃、150r/min转化24h的条件下,京尼平苷的转化率达到97.7%,京尼平的产量可达8.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