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报道了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中度污染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此组合工艺进行了郑州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2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常熟市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中试研究和工程运行表明,中度污染水通过该处理工艺后,可取得较高的COD、氨氮、悬浮物和浊度处理效率,CODCr去除率20%—60%、氨氮去除率大于95%、悬浮物去除率大于80%,能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2.
水深对曝气过程中氧总转移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处理曝气过程传氧速率的有关计算没有考虑水深对氧总转移系数KLa的影响.经过理论分析,导出了由水深引起的KLa变化的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理论计算表明,水深对KLa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对传氧速率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曝气过程的有关计算中不应忽略不计.为验证水深对KLa的影响,进行了曝气充氧的试验.理论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表明可以采用由理论分析得出的公式对KLa修正计算.在曝气深度为2.5-4.5 m的范围内,修正系数的范围为0.78-0.86.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曝气方式SBR短程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温条件下(20~25℃),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1号)和连续曝气SBR(2号),研究4个不同初始DO质量浓度(0.5~1.0,1.5~2.0,2.5~3.0和3.5~4.0 mg/L)下生活污水的亚硝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相差不大;运行50 d后,1号反应器的氨氮去除容积负荷比2号的大,且4个DO质量浓度下亚硝化率均在90%以上,而当2号反应器的DO质量浓度为3.5~4.0 mg/L时,亚硝化率由90%逐渐下降至72.9%,后采用间歇曝气经15 d成功使其亚硝化率恢复至90%。间歇曝气反应器内污泥中亚硝化菌的相对数量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多,硝化菌则比连续曝气反应器的小。间歇曝气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氨氧化速率和亚硝化率,是常温生活污水SBR短程硝化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4.
景光华 《科技信息》2011,(29):394-394
主要介绍鲁新矿井生活用水、供水系统,铁、锰离子的氧化去除的工艺过程、安装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35.
文章介绍了九寨沟污水处理厂A^2/O生化系统在低水温、低有机物浓度条件下运行工况的优化过程。优化过程中的运行结果表明,与连续曝气运行方式相比,间歇曝气运行方式不仅能避免污泥解絮的发生,使出水满足排放标准且有效降低了能耗,其中尤以曝气孙、停曝5h的间歇曝气方式为佳,因此在旅游淡季时推荐采取该种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6.
周海东  李雪 《科技信息》2013,(21):443-443
百乐克工艺的最初设计有不适合当地原水水质要求的地方,而且通过改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际运行发现问题后对百乐克工艺进行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7.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良好,占地小,易于改扩建等优点.通过对河东中水厂运行实例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深度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的可行性,建议推广应用在二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  相似文献   
138.
不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考察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效果及其污泥性能对好氧消化的影响,选择不同处理工艺的3个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好氧消化,污泥的SOUR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最终的VSS/TSS比率仍较高(65%~80%).初始SOUR较高的污泥,好氧消化时COD及VSS去除率相对也较高.对连续曝气与间歇曝气条件下的氮代谢和磷滤出进行比较可知,采用间歇曝气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还减少了约50%的磷滤出.  相似文献   
139.
悬浮链移动曝气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市政污水的处理,主要构筑物的一体化设计使其经济美观,移动的悬浮曝气链大大提高了充氧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0.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实际应用工艺、参数、优缺点等方面对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