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4篇 |
免费 | 263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89篇 |
丛书文集 | 248篇 |
教育与普及 | 18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10篇 |
现状及发展 | 19篇 |
综合类 | 49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221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235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14篇 |
2016年 | 144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336篇 |
2012年 | 400篇 |
2011年 | 373篇 |
2010年 | 359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46篇 |
2007年 | 341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阶段,大数据的应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在大数据背景下甘农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智慧甘农在目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及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2.
现今智慧城市大力推广的情景下,相比传统的建造和运维手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更适合作为建筑项目全过程智慧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解决项目管理建设中容易出现的管理不当、信息紊乱、难以发挥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查询相关报告,提取出10个影响因素,基于此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技术(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搭建智慧城市背景下BIM运维管理应用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该研究对BIM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支持多方BIM相关人员针对不同使用情况来做出及时和明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3.
高速公路分车道荷载差异及其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我国高速公路各车型分车道行驶的交通规则对分车道荷载及其响应的影响,选取实测的单向两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的动态称重(WIM)数据,首先统计了各车型对车道的选择概率;然后,对比了分车道交通流量及荷载分布的差异;最后从车重极值、荷载响应极值、荷载响应损伤累积三方面研究了分车道行驶对桥面结构局部设计、桥梁整体设计和桥梁疲劳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各车型对车道具有特定的选择概率,分车道在车型组成、交通流量及荷载分布上显著差别.不同车道数时,分车道的外推车重极值存在差别,桥面结构局部设计用车辆荷载模型应据此进行车道修正.分车道荷载响应极值的比值及等效应力幅的比值均不为1,说明分车道最不利荷载响应及疲劳损伤累积效应都不相同,桥梁的整体设计和疲劳设计应该考虑这些特性. 相似文献
184.
高速公路平曲线标志标线组合设计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数据,结合驾驶员在高速公路平曲线的运行速度特征、转向特征与行驶轨迹特征,选择速度、方向盘转角系数与横向位置数据构建了高速公路平曲线标志标线组合设计的合理性评价指标与有效性评价指标.其中,合理性评价指标包括转向位置的合理性评价与驾驶负荷的合理性评价,采用小波分解的方法对方向盘转角系数进行多层分解,获取驾驶员转向起终点位置与高频能量,通过驾驶员转向起终点与直缓点/缓直点的距离进行转向位置的合理性评价,通过高频能量比进行驾驶员操作负荷的合理性评价.有效性评价包括运行速度控制的有效性与车辆横向位置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平均速度、运行速度与车速离散度进行速度控制效果的评价;通过平均换道次数、平均压线行驶距离进行车辆横向位置控制的有效性评价.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研究标志标线组合设置的必要性与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5.
基于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雾霾天气下跟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车辆跟驰行为,基于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设置晴天和雾霾天两个实验场景,采集不同交通状态下跟驰驾驶行为数据,分析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延迟时距、加速度、减速度等跟驰行为关键变量.实验结果表明,雾霾天气显著影响了跟驰行为,最大车头间距在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跟驰状态下分别增加了8.7%、19.4%和25.6%;自由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间距减小了13.0%;阻塞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时距减小了47.9%,但延迟时距及其离散性增加了15.5%和28.2%;雾霾天气下后车的加速行为更为谨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跟驰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跟驰车速增加,最大、最小车头间距及其离散性显著增加;最大、最小车头时距及其离散性则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延迟时距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6.
基于多源浮动车数据融合的道路交通运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出租车浮动车数据覆盖范围和数据质量不足的问题,在现有数据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百度手机导航和公交车浮动车导航数据,面向道路运行评估和拥堵管理提出了基于出行时间的交通运行指数算法和一种基于出租车、百度、公交车多源浮动车数据融合的道路交通运行评估方法,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规则和融合算法.以深圳为例进行了融合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效果显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融合结果精度、数据覆盖率、数据可靠性和数据样本量,最后提出了主要应用方向和初步应用效果,能够为国内外城市开展交通运行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7.
以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检验的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建设行为与建设目标绩效等进行研究,构建了三者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与建设目标绩效量表,通过小样本预测试对测量题项进行净化与信度检验,采用探索性因子对其进行分析修改和完善.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且对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8.
将物流园区内部交通网络和货车行驶时间引入布局模型中,并考虑货车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构建了基于交通组织的物流园区功能区块布局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在染色体转化为布局方案后,抽象出内部交通网络,在全有全无交通组织的基础上计算车辆行驶时间,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要求.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模型,按该布局车辆行驶时间平均可以减少9.5%. 相似文献
189.
谢一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1):74-78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主要将相邻的众多交叉口划分为若干个交通子区进行干线协调控制,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但现有方法划分出的交通子区无法满足实际协调控制的准确性与鲁棒性。为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当前流行的划分技术,考虑4个影响因素:信号交叉口间距、交通流量、周期、通行能力,建立模糊C均值聚类划分方法,再通过实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验证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Vissim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协调控制方法相比,方法可使系统车均延误时间减少27%,协调相位行车时间减少20%。 相似文献
190.
:在交通流模拟体系中 ,为了模拟智能交通中用户在出行时能够获得当前交通状况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出行路径选择的情况 ,提出了一个新的微观用户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包含认识更新模型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