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电流改变定向凝固单相合金枝晶间距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M-S理论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电流作用下的凝固界面形态稳定性动力学微分方程式,并讨论了电流强度对稳定性及凝固过程达到稳定状态时所对应的扰动频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电液改变定向凝固单相合金枝晶间距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全速度差(full velocity difference,FVD)模型,通过考虑期望间距,提出了一种推广的车辆跟驰模型,即扩展的全速度差(extended FVD,EFVD)模型;并给出能量耗散的计算公式,对EFVD模型的能耗进行了研究。信号灯车队启动问题的模拟结果表明EFVD模型的启动延时时间和启动波速均在允许的范围内,加速度较优化速度(optimal velocity,OV)模型和FVD模型略小,且加速过程更贴近现实情况。车队刹车问题的仿真结果表明EFVD模型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减速度问题。通过车队碰撞问题的模拟,可知EFVD模型模拟的车头距大于车辆长度,避免了车辆的碰撞。车流扰动问题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期望间距的影响可以增强交通流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通阻塞。能耗仿真结果表明,EFVD模型的能耗比FVD模型的能耗小。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富水区隧道排水网络体系对地下水的卸压能力,以豹狸岗隧道为研究背景,基于Flac3D软件进行三维差分建模,探讨水头高度与环向盲管间距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向排水盲管可显著削减二次衬砌上部背后水压,但对仰拱处水压力的削减作用可忽略不计;(2)提出了平均减压系数概念,盲管间距对二次衬砌上部平均减压系数影响显著,但对仰拱处平均减压系数基本无影响;(3)保持盲管间距不变时,平均减压系数基本不受水头高度影响。分析二次衬砌平均减压系数与盲管间距关系,揭示不同盲管间距对排水网络体系的卸压效果,确定最优环向盲管间距为5 m。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复合地层地质条件,本文着重研究了盾构机双滚刀在该地层中的破岩机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其一是研究在复合地层中双滚刀的最优刀间距;其二是不同岩层之间夹角的大小对破岩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刀间距从88 mm增大到112 mm,滚刀所受到平均法向力和平均滚动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平均法向力与平均滚动力的比值在10~15之间;并且比能会先迅速减小,然后缓缓增大,刀间距/贯入度的值在25附近时比能值达到最小。(2)双滚刀所受到的平均法向力与平均滚动力,会随着岩层夹角从15°到90°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迅速增大的趋势;在45°左右夹角时,滚刀受到的力会减小到最小。这些结果对复合地层中盾构机的破岩掘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5.
在大失谐的条件下,研究了一位于相损耗腔中双模压缩真空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密度算符间距随时间演化特性,讨论了Stark位移、相位损耗和压缩真空的压缩因子对密度算符间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实验表明具有片层状微结构珠光体钢是一种结构敏感材料,其细观结构尺寸--层间距对其疲劳寿命影响显著.作者从对具有不同片层间距的珠光体团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出发,定性分析了层间距对其力学性能及疲劳寿命的影响机制.进而说明了定量建立材料微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对宏观响应的影响之间的关系的必要性,以及在材料本构行为的描述中引入微观结构和微观机理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以钢托梁支承的大悬臂脊骨梁为研究对象,针对脊骨梁横向荷载分布下的应力计算问题进行研究;使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多个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大悬臂脊骨梁结构的内力分布,进而对荷载分布规律进行关于托梁间距、桥面板厚度的参数分析,给出内力分布系数拟合公式,提出了基于内力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可为该类脊骨梁截面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通过仿真手段说明了传统GM跟驰模型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紧随心理,明确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期望的车头间距;提出基于期望间距的加速度补偿概念,并利用量纲分析法构造加速度补偿项函数形式,充分考虑最大加速度和速度等实际跟驰条件约束,建立了基于期望间距的加速度补偿改进跟驰模型.实例仿真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弥补传统GM模型的不足,与实际跟驰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9.
水电站坝基河床地段岩体结构评价指标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水电站坝基岩体评价中镶嵌结构(镶嵌碎裂结构)评价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分析处于地应力环境下紧密镶嵌结构岩体纵波速度高、完整性系数高、渗透性指标低、岩体变形模量高时,应从多指标、岩体力学参数上判别岩体质量等级,而不要仅以单一指标结构面间距小于30cm去判定其可利用性.着重介绍了河床覆盖地带结构面间距的间接分析获取方法:利用河床钻孔易于获得的岩体RQD、波速、渗透性等指标;通过建立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与RQD,Kv与结构面间距、渗透性指标q与岩体波速Vp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河床地段岩体的结构面间距并用以评价其岩体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20.
郭宝会 《河南科学》2010,28(4):404-406
利用X衍射仪,研究(100),(110),(111)晶面的NaCl单晶,对其特征谱线做了分析,得出各个晶体的晶面间距.发现(100)晶面很好的切割了NaCl离子晶体,并对各个晶面的NaCl单晶特征峰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衍射峰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