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8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用CaCO3作细化剂研究了对AZ31镁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Z31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CaCO3,在760℃保温10 min后细化效果最佳,α-Mg晶粒的尺寸由基体合金的570μm降至209μm,降幅约63.3%.通过能谱分析、结合能和自由能的计算证实,细化机理是CaCO3反应后生成Al4C3,其中部分Al4C3质点作为异质核心,使晶粒细化,其余的Al4C3质点钉扎晶界也阻碍了晶粒长大.Al元素随固/液界面前沿被快速推至晶界,生成沿晶界生长的β-Mg17Al12相,起到进一步固定晶界的作用.合金元素的分布均有改变.  相似文献   
942.
通过高温淬火试验观察试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变化情况.结合金相和TEM观察、显微硬度和第二相粒子的溶解度积公式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试验钢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第二相粒子的溶解情况以及显微硬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奥氏体粗化温度在1200℃附近.当加热温度低于1200℃时,大量细小的第二相粒子阻碍奥氏体晶粒粗化;当加热温度高于1200℃时,细小的第二相粒子溶解,奥氏体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确定试验钢的合理加热温度为1150~1200℃,在此范围内可获得淬火组织的显微硬度值低于HV330.  相似文献   
943.
对经过高温热处理的SUS306不锈钢模拟试样进行接触型脉冲反射法高频超声检测实验,对获得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研究衰减系数、速度、底面反射波峰值频率、背散射波强度等超声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这些参数与被测材料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对利用超声脉冲反射技术进行材料热疲劳损伤进展的无损检测与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44.
研究不同Fe化学计量比的无序态、有序态金属间化合物Ni3Fe合金在真空和氢气环境中拉伸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当Ni3Fe合金的成分偏离化学计量比时,合金的相组成不发生变化,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在氢气环境中的氢脆敏感性却随之发生变化.非化学计量的Ni3Fe合金在真空和氢气中的塑性增加,氢脆因子(IH2)降低.不同Fe化学计量比的有序态Ni3Fe合金氢脆敏感性的差异与合金的有序度有关,化学计量的Ni3Fe合金有序度最高,环境氢脆敏感性也最高;非化学计量的Ni3Fe合金有序度降低,环境氢脆敏感性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945.
利用一个简单的相场模型,对过冷熔体中枝晶的生长形貌进行数值模拟,定性分析各向异性强度、无量纲潜热及扰动因子等对枝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晶主干生长速度随着各向异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枝晶结构强烈依赖于各向异性强度;随着无量纲潜热的增大,晶体生长过程中枝晶结构特征愈加明显;扰动对枝晶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扰动因子的增加,枝晶间竞争生长加剧.  相似文献   
946.
利用水热法,在没任何催化剂、模板剂的情况下,以Y(NO3)3·6H20,NaOH为原料,合成了片状和棒状纳米Y(OH),和Y2O3;研究了溶剂比例、水热时间、试剂滴加顺序等因素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其生长机理,并研究了两者的近红外反射性能。  相似文献   
947.
介孔空心微球的合成对于获得优良的吸附剂, 催化剂和药物缓释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用十二胺(DDA)为主模板剂, 聚乙二醇1000(PEG1000)为辅助模板剂, 成功地合成出了具有介孔孔壁的, 比表面积可高达951.23 m2/g 的空心二氧化硅微球. 考察了温度, 浓度, 溶剂等合成条件对合成的介孔空心微球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及溶剂对合成的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具有显著的影响. 不同比例的醇水混合体系用做溶剂时, 可得到形貌及有序度完全不同的物质. 最佳的合成温度约为30-40℃, 低于该温度时, 合成的样品难以形成空心球结构, 而高于该温度时, 空心球结构将受到破坏. 此外, 模板剂的浓度也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8.
低频振动下散体磨料磨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动载作用下磨料磨损机理问题,采用实验方法,在自制的振动磨料磨损试验机上,通过低频振动对A3钢磨料磨损,并对其侧面和底面进行磨损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动载作用下磨损机理主要有两种:切削犁沟和塑性推挤变形。研究结果对于减磨减振,改善磨料磨损工作条件和提高零件寿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49.
研究制备小尺寸且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氧化铜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水热法或者普通电炉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不同的分散剂对微小粒子的分散具有不同的作用.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出纳米氧...  相似文献   
950.
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器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杰  梅群波  汤雅芸  颜芳  魏昂  凌启淡  黄维 《科学通报》2010,55(26):2557-2569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柔性好、生产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大面积加工等独特优势. 近年来, 以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的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成为光伏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紧扣聚合物/富勒烯光伏体系中的光吸收、激子扩散和解离以及自由载流子输运和抽取等关键科学问题, 从器件结构优化、形貌控制和界面修饰等不同侧面介绍了提高聚合物/富勒烯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 讨论了相关机理, 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