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8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1.
采用电阻加热蒸发冷凝法,在N2保护气氛下,制得铜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检验确定制成的铜纳米粒子具有fcc相,并且纯度较高;用透射电镜对粒子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粒径在20 nm左右,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912.
基于优势点检测的晶粒轮廓非均匀B样条逼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复合材料三维重构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获取晶粒轮廓简洁的、光顺的数学表达. 在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和Level set技术得到陶瓷复合材料晶粒闭合边缘的基础上, 根据晶粒轮廓的特点, 研究了其特征型值点的合理提取方法: 提取晶粒轮廓上高曲率的点作为候选点, 利用自适应弯曲度来确定曲线上每个点的支撑区间, 计算评价曲率, 依据评价曲率和最大采样间隔确定合理的优势点. 采用周期非均匀3次B样条曲线逼近的方法, 得到控制误差条件下最简洁的晶粒轮廓曲线. 根据所传递的候选节点矢量, 采用柔性间距选择, 获取序列轮廓的共同的节点矢量, 采用蒙皮技术获得陶瓷复合材料晶粒的3次B样条曲面模型.  相似文献   
913.
通过对环氧沥青基有机涂层保护下和无涂层16Mn钢在空气、自然海水以及阴极保护条件下腐蚀疲劳断裂微观形貌的观察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有机涂层保护下16Mn钢的腐蚀疲劳(CF)机理。结果表明,有机涂层能有效地抑制金属阳极溶解,在阴极极化下,有机涂层不能完全阻止阴极反应产生的氢扩散到金属基体内部,涂层试样的断口呈现氢脆特征。  相似文献   
914.
刘汉忠 《聊城师院学报》2001,14(1):52-53,99
通过对La0.5-xYxBa0.5CoO3系导电陶瓷的导电性、导电机制和微观形貌的研究,探讨了元素对该系导电陶瓷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发现稀土元素Y和La0.5Ba0.5CoO3系导电陶瓷的导电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5.
通过热处理实验,探讨了945钢组织遗传倾向,试验结果表明,945钢晶粒长大倾向较小,为本质细晶粒钢。  相似文献   
916.
戴兰宏 《科学通报》2007,52(10):1101-1101
长期以来,探索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大塑性的金属合金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材料的强度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越小越强,即组成材料的晶粒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这个规律的最终极限是每个晶粒仅包含一个原子——原子排列长程无序的玻璃态材料.事实上,通过快速凝固的现代冶金方法制备的大块金属玻璃(也称非晶态合金),其强度接近于Frenkel理论强度极限,即剪切模量的十分之一.然而,似乎高强度和大塑性是无法共存的.  相似文献   
917.
918.
将聚喹啉(PQ)、十八酸(SA)和过渡金属取代的杂多阴离子PW11ZO40^n-(Z=Cu^11,Co^11,Mn^11,Ni^11)通过LB技术掺杂,成功地制备了四种PQ/SA/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通过π—A曲线、荧光、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PQ/SA/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的成膜方式、性能、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表明,沉积在LB膜表面的杂多化合物颗粒大小在55~70nm之间。  相似文献   
919.
薄膜中正常晶粒生长膜厚效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自由表面在晶界处的开槽现象,对薄膜中正常晶粒生长膜厚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晶粒生长被塞积时的平均晶粒尺寸与膜厚成正比。  相似文献   
920.
对自行研制的双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性能特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其纵、横向分辨率的有关因素;对其用于超精微观表面形貌的检测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灵敏度、分辨率及视场连续可调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检测了原子级分辨率和纳米级分辨率的微观表面形貌,探讨了用STM在不同分辨率条件下对于微观形貌进行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