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绍了利用青蛙(Rana nigromaculata)小肠上皮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步骤,并与常规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进行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蒸馏水低渗处理小肠上皮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具有操作简单、代价低廉,分裂相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orneal relaxing incisions (CRI) in correcting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 treatment group included 25 eyes of 25 patients who had combine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IOL implantation and CRI. A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5 eyes of 25 patients who ha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Postoperative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was measured at 1 week,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RESULTS: CRI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in patients with preexisting astigmatism compared with astigmatic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eyes with CRI, the mean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was 0.29+/-0.17 D (range 0 to 0.5 D) at 1 week, 0.41+/-0.21 D (range 0 to 0.82 D) at 1 month, respectively reduced by 2.42 D and 2.30 D at 1 week and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P=0.000, P=0.000), and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 was stable until 6 months follow-up. The keratometric astigmatism of all patients decreased to less than 1.00 D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CRI is a practical,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preexisting astigmatism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A modified nomogram is propose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RI should b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03.
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等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和改进这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角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同时对生长良好的原代细胞进行消化传代,进一步观察传代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在培养48~72h贴壁生长,培养6~9d能形成良好单层,细胞形态典型,进行多次传代后细胞仍维持原有形态和功能,获得的细胞能进行长期培养。结论:为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简单高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对T细胞发育的研究表明: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主要场所,来源于骨髓的pro-T细胞进入胸腺,在胸腺微环境的作用下,经阳性和阴性选择逐渐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输出胸腺。但目前对T细胞在骨髓内是如何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pro-T细胞的发育过程还不太清楚,骨髓微环境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现在的研究表明骨髓造血微环境主要是由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三者共同组成,影响着造血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其中骨髓基质细胞是关键成分,主要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各种基质细胞网状分隔构成微环境支架,造血细胞在此微环境支架中与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并接受基质细胞分泌的造血因子的刺激而增殖分化。研究T细胞在骨髓内发育途径及分化机理,须分析BMSC类型、功能及其与发育中的T细胞的相互作用效应,其体外培养可以仔细分析骨髓微环境的作用。为此,我们继建成了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以后,开始建立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本文报道所建骨髓基质细胞系BMSC1,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5.
胚肝基质细胞是研究胚肝造血调控的重要工具,本实验对小鼠胚肝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细胞类型组成及其组成比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观察.实验显示小鼠原代培养初期基质细胞是由平滑肌样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成纤维样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构成的,经过多次传代后,巨噬细胞等类型的细胞逐渐丢失,平滑肌样上皮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成为主体,表明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肝基质细胞在4代以内都能较真实的反映体内造血微环境的构成,适用于胚肝造血研究.此为进一步研究胚肝基质细胞在胚胎期造血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秦莉  肖翌  陈应华 《科学通报》2002,47(11):812-817
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转移,在过去几年里,新的诊断技术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的临床研究表明;检测出癌症病人骨髓中微小转移灶对判定病人的预后有重要价值,并为肿瘤转移的诊断提供了有力证据。另外,两种以单克隆抗体(mAb)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已被批准用于上皮细胞癌临床治疗。MAb17-1A在人结肠、直肠癌以及mAb herceptin在乳腺癌治疗中均已取得良好的疗效。利用其他抗肿瘤抗体的免疫治疗也已经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些研究结果提供一种对付上皮细胞癌微小转移灶的新治疗策略,即检测循环系统中的微小转移灶以及通过免疫治疗清除这些转移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7.
为观察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对 15 8例 184眼术后病人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 7天时 ,SICE组与ECCE组视力及散光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费用低廉 ,在基层实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影响视力因素。方法:对405例45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一月 ,<0.5者130眼(28.8%),0.5~0.9者184眼(40.7 %),≥1.0者138眼(30.5%)。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 :术后并发症如角膜水肿及失代偿、后囊混浊、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偏位、术后屈光不正及术前、术后合并眼病。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 ,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减少术后屈光不正可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09.
草原沙晰顶眼的角膜是由位于顶眼部位的皮肤特化形成,皮肤细胞色素消失,外表面的立方形细胞变为扁平细胞,其下的基质逐渐增厚,纤维增多透明成角膜。晶状体与角膜紧密相贴,由交错排列的几层柱状细胞组成。视网膜和晶状体相连,由感光细胞,色素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组成,在由晶状体和视网膜围成的眼腔中,有玻璃体样结构分布,偶见有散在细胞位于玻璃体样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0.
观察肺内调节肽对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支气管上皮细胞(BEC)粘附功能的影响.选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1(ET-1)两种调节肽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对BEC白细胞介素(ILs)分泌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CGRP,ET-1可使O3应激的BEC分泌ILs能力升高,并上调气道上皮ICAM-1的表达.CGRP、ET-1能促进BEC与EOS的粘附,对气道炎症起正性调节作用,加重局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